快訊

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就醫增至46人 皆集中26日「兩時段」用餐

美式賣場爆衝突...他為買銅鑼燒甩開推車 車內2童受驚父喊告

熱門話題真人秀爆紅!高渣猛男震撼宣告竟「罹癌了」

台學童近視問題嚴重 眼科醫:放學後多送到安親班所致

眼科醫師吳佩昌(左一)表示,台灣兒童近視盛行率高達5成,相比阿根廷僅1成,部分原因是台灣兒童放學後缺乏戶外活動,只能在安親班繼續盯著近物看。記者鄒尚謙/攝影
眼科醫師吳佩昌(左一)表示,台灣兒童近視盛行率高達5成,相比阿根廷僅1成,部分原因是台灣兒童放學後缺乏戶外活動,只能在安親班繼續盯著近物看。記者鄒尚謙/攝影

根據國健署111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3.78%,小學六年級學生更大幅增加到62.66%。台灣近視病醫學會調查發現,9成6至15歲學童近視超過100度,但僅1成家長帶孩子到眼科檢查。醫師表示,台灣兒童近視盛行率高達5成,相比阿根廷僅1成,不排除與兒童缺乏戶外活動,只能在安親班盯著近物看有關。

「視力控制與視力矯正不同。」台灣近視病醫學會執行長、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指出,近視無法自行恢復,只能透過方式控制,但醫學會問卷調查3000位家長發現,雖6成家長知道近視矯正、近視控制的差異,卻只有5成家長會帶孩子就醫進行近視控制,僅1成依國健署建議3歲開始帶孩子到眼科定期檢查。

吳佩昌說,近視矯正是透過戴眼鏡等方式,讓孩子能夠看清楚,但「無法控制度數變化」;視力控制是透過低濃度散瞳劑、角膜塑型鏡片、治療型鏡片、日拋軟式治療性隱形眼鏡等方式,控制度數增長的速度,同時進行矯正。

台灣近視病醫學會理事長賴旗俊表示,年紀小近視,平均每年近視度數會增加約100度,近視度數逐年增加,愈容易高度近視(度數>500度),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

「台灣學童相當缺乏戶外活動。」吳佩昌分享,先前在國際研討會中與阿根廷醫師交流,台灣學童近視盛行率雖已從55%降至45%左右,但阿根廷醫師表示他們的學童近視盛行率僅10%左右,原來他們孩童學校放學後,下午都在戶外踢足球運動;反觀台灣學童,放學後家長多選擇送到安親班,只能繼續待在室內,繼續盯著書本或3C等近物看。

吳佩昌建議,家長除了注意兒童平日作息,盡量每天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並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跟均衡飲食之外,特別要注意小朋友用眼時間跟看書的姿勢,保持眼睛與書本35至45公分的距離,用眼30分鐘也要記得休息10分鐘。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則提醒,近視是常見的慢性病,但可預防、可控制,卻容易被忽略。每個人出生都有「遠視儲備量」,就像視力健康存摺,只要慢慢用,其實即可大大降低未來高度近視的風險。

視力 近視 醫學

延伸閱讀

Janet自曝近視超過千度 沒眼鏡只看得到顏色、輪廓模糊

保障兒童眼睛發展健康 北市加碼補助免費視力複檢

夜間視力變差、度數常變…6症狀出現你可能已經白內障!醫建議多吃4類食物助延緩

7旬婦糖尿病未規律服藥 視力惡化僅剩不到0.1

相關新聞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蘇丹紅風暴又起 170公斤成品流通全台10縣市

蘇丹紅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北市優奇公司送檢自家黑胡椒粉產品,檢出蘇丹3號、4號,已進一步送食藥署檢驗,新北市衛生...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分級醫療進步小

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施行半年成果,健保增加廿一點四五億元收益,民眾門診就醫費用平均增加二百元、急診增加八十二元;疫後醫...

中南部持續豪雨轟炸慎防冰雹!未來1周全台有雨 僅這天有空檔

受鋒面影響,今天各地天氣仍較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今天中南部地區除了局部短暫雨,還有大範圍大雨及局部豪...

刪爭議 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

行政院會昨通過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雙法」,將原本最大爭議的「初步療效」刪除,要求所有再生技術都得進行人體試驗,但危及生命...

衛福部訪視指引出爐 3類全日托、2類高危保母加強訪視

日前1歲待出養童剴剴疑遭兒福聯盟媒合的全日托保母虐死案,托育安全引發國人重視。衛福部於剴剴案檢討會後,提出將修訂居家托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