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中彰交界溪尾大橋驚見2鴕鳥逛大街 警民聯手圍起來

沈建宏遭控約砲!前女友改口認:他劈一次腿而已

上億遺產不給親人!他被判「剝奪繼承權無效」 呂秋遠提醒預立遺囑注意10件事

首款含大麻藥物獲藥證可治這1病 醫揭首批患者現況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林光麟表示,CBD不會產生幻覺,長期使用並無成癮疑慮,且在醫療上對病童治療有所助益,因為吃了沒有快感,連毒蟲也不想來搶。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林光麟表示,CBD不會產生幻覺,長期使用並無成癮疑慮,且在醫療上對病童治療有所助益,因為吃了沒有快感,連毒蟲也不想來搶。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日前經專家會議決議開放藥用大麻,即大麻二酚(CBD),昨天一項含CBD藥物取得食藥署藥物許可證,可用於罕見疾病卓飛氏症候群、結節性硬化症的患者,治療難治型癲癇症狀。醫師表示,全台癲癇患者有四分之一過去無藥可用,國際上使用CBD治療這群患者將近10年,CBD名稱中雖有大麻,但與娛樂性大麻成分不同,「用了不會嗨,只會想睡。」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林光麟表示,大麻相關名詞常被民眾誤解,大麻是植物名稱,可提煉出包括CBD及娛樂性大麻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共120多種大麻素;CBD不會產生幻覺,長期使用並無成癮疑慮,且在醫療上對病童治療有所助益,「因為吃了沒有快感,連毒蟲也不想來搶。」

國內對大麻成分藥品管制嚴格,林光麟表示,含CBD藥物被列為第二級管制藥品,需由領有管制藥品使用執照的醫師開立,且必須使用專用處方箋才能開立,藥品進出也須造冊;本次取得藥物的CBD藥品,前年5月開始有患者經恩慈療法方式使用,分別是29位卓飛症患者、19位結節性硬化症病人,總計48名患者,而7成患者家屬反應,用藥後患者癲癇發作強度減少,送至急診次數也下降。

台灣癲癇醫學會前理事長關尚勇表示,癲癇是指腦細胞不正常放電,患者會出現運動異常、手腳抽搐、腹痛、眼前出現亮光等多種不同表現;癲癇患者約有25%無法治癒,引發癲癇的疾病包括罕見疾病卓飛症候群、結節性硬化症等。

關尚勇說,台灣有1000多位卓飛症患者、2000餘位結節性硬化症患者,人數雖不多,但其中頑固型癲癇患者,自幼不斷發作,腦部反覆遭受撞擊,長期下來會導致智力變差,影響孩童致力發展,部分患者甚至連小學特教班都無法就學;結節性硬化症患者,幾乎每人都有癲癇,且三歲前發作比率超過8成。

關尚勇說,2019年開始有民眾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希望開放藥用大麻,2020年食藥署舉行專家會議,自己代表學會與會,表達病友及醫界開放用藥的意願,最終食藥署決議開放,今年首次有藥物取得許可證,嘉惠病友。

台灣癲癇醫學會前理事長關尚勇表示,癲癇是指腦細胞不正常放電,患者會出現運動異常、手腳抽搐、腹痛、眼前出現亮光等多種不同表現。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癲癇醫學會前理事長關尚勇表示,癲癇是指腦細胞不正常放電,患者會出現運動異常、手腳抽搐、腹痛、眼前出現亮光等多種不同表現。記者林琮恩/攝影

大麻 患者 癲癇

延伸閱讀

天降驚喜變「大麻」煩 新竹男收不明包裹慘被判刑11年

影/網路自學想用碳酸飲料種大麻 中市警破獲大麻工廠

呼太兇? 前年才合法化 泰國政府將提案禁娛樂用大麻

毒梟勾結物流員工貨櫃走私大麻 因船班延誤洩底6人收押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