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JK羅琳嗆「絕不原諒」已斷聯 哈利波特回:我不用她認同

震央在中央山脈的地震出現了 名醫2理由籲「10月前不要爬高山」

他想換2K畫質電腦螢幕 網列優缺點阻止購買:直上4K螢幕才對

逾5千人附議廢除兩段式左轉 交通部回應了:應因地制宜評估

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一般道路內側禁行機車、兩段式轉彎」。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一般道路內側禁行機車、兩段式轉彎」。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一般道路內側禁行機車、兩段式轉彎及考照制度改革」,共有5895人附議。交通部今天對此表示,應給予地方因地制宜評估,不宜全面廢除禁行機車及機慢車兩段式左轉。另針對考照制度,將持續檢討機車駕駛人考領駕駛執照前、中、後管理制度。

有民眾去年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指出,台灣道路應將畸形車種分流制度改為以車向分流為原則,實踐「左轉靠左,右轉靠右」,更符合用路人直覺的行駛方式,全面廢除內側禁行機車、兩段式轉彎的規則。累計超過5000人附議,依規定主管機關需予以回應。

交通部今表示,經函詢各直轄市政府交通局,考量路口道路幾何及車流特性差異性,仍應給予地方政府道路主管機關,因地制宜評估規畫機車行駛車道及兩段式左轉管制措施,不宜全面廢除禁行機車及機慢車兩段式左轉規定,以在維護道路整體安全的同時、也能符合道路使用需求。

交通部說明,現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9條第1項規定,機車行駛車道,首應依標誌或標線規定行駛,在無標誌或標線者,才能通則性規定行駛,而機車是否兩段式左轉為機車行駛車道安全配套,目前地方政府已有多個案例以標誌標線管理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及直接左轉。

交通部表示,去年5月4日檢送「改善機車交通環境之原則及作法」予各縣市政府,供各地方道路交通主管機關因地制宜檢討車道使用規畫,如在公車及其他大型車尖峰小時流量大(如大於每小時170輛),或考慮機車流量、外側車道寬度、路邊停車干擾等因素,可檢討第3車道開放機車行駛。

針對民眾建議考照制度改革事項,交通部表示,公路局已自2019年推動機車駕駛訓練計畫,補助及鼓勵民眾透過完整駕駛訓練後再申請考驗取得駕照,同時並提升駕訓教學品質,增加場內模擬教案訓練包含煞車、變換車道、路上遇障礙物反應等實際道路駕駛所需之應變。

交通部指出,經統計至2022年經機車駕訓可降低違規風險56%及肇事風險35%,顯見駕駛訓練確有成效。去年再擴大辦理,逐年擴大駕訓量能及補助參訓比例;另於去年4月11日開始試辦道路安駕訓練,由駕訓班教練帶領學員實際上路,練習包含變換車道、正確左轉彎與右轉彎、路口停讓行人等科目。

交通部表示,公路局今年將持續推動辦理機車駕駛訓練制度計畫及道路訓練等措施,並將針對法規新制、重要觀念適時檢討調整考驗內容,持續檢討精進機車駕駛人訓考制度。

交通部 公共政策 標誌 車道

延伸閱讀

西拉雅族指「西拉雅號」彩繪列車圖騰是誤導 設計者發聲了

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62甲線區間測速延長!2月1日起科技執法

傳台積電落腳嘉縣 黃敏惠喊話中央「盼交通部還給嘉義地區輕軌建設」

這路口有標誌卻沒待轉格 雲林機車族納悶:該不該待轉?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五一遊行勞團怒吼 提5大訴求

近四千名勞工在五一勞動節走上街頭,對將就職的賴政府喊話,提出薪資提升要落實、工作權利要保障、集勞關係要升級、退休權益要安...

還在努力回憶嗎?出生至今出國次數總查詢 3步驟解答

頻繁出國的民眾再也不用傷透腦筋回想出國日期,可以直接透過My Data上網下載自己的入出國日期證明書,但不包含個人出境的國家名稱。

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最賺 土城醫院最虧

衛福部健保署昨公布一一一年醫療院所財務報告,林口長庚醫院連七年蟬聯整體結餘最高的醫院,金額達九十三點九三億元,但主要盈餘...

出門小心!7縣市大雷雨來了 慎防劇烈降雨、雷擊及強陣風

大雷雨來了,中央氣象署下午14時59分針對雙北等7縣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新北市、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桃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