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注意雷雨 吳德榮:周末晴朗炎熱 上看36度高溫

期待財報和就業報告 道指漲322點 史指3日來首度走升

連續咳嗽不止 中醫:咳嗽可用個人化處方助痊癒

醫師蔡宗璟指出,咳嗽又分為「濕咳」與「燥咳」,兩者不易辨別,甚至有兼具的情形,建議咳嗽不止患者可找有經驗的醫師來開立個人化的中藥處方,才能藥到病除。圖/蔡宗璟提供
醫師蔡宗璟指出,咳嗽又分為「濕咳」與「燥咳」,兩者不易辨別,甚至有兼具的情形,建議咳嗽不止患者可找有經驗的醫師來開立個人化的中藥處方,才能藥到病除。圖/蔡宗璟提供

最近天氣變化多端,加上流感病毒盛行,常有民眾咳嗽不止或乾咳少痰而難以根治,甚至還有氣喘患者咳嗽及哮喘急性發作情形,具中醫與西醫雙執照醫師蔡宗璟指出,咳嗽分為「濕咳」與「燥咳」,兩者不易辨別,甚至有兼具的情形,建議咳嗽不止患者可找有經驗的醫師來開立個人化的中藥處方,才能藥到病除。

蔡宗璟指出,中醫門診中屬濕咳的患者最多,濕咳的患者痰量多,呼吸道如鼻咽的分泌物也多,而臨床上還是有部分患者屬於燥咳,其特色是乾咳無痰,容易口乾想喝水,較特別的是患者舌象為「鏡面舌」,是指舌頭無舌苔光滑如鏡甚至有裂紋,這類患者屬陰虛燥熱的體質,治療處方必須加入滋陰潤燥的中藥才能改善咳嗽,濕咳服用滋潤的藥物反而咳嗽會加劇。

蔡宗璟表示,一名40多歲女子因咽喉乾痛伴隨咳嗽已二天至診所求診,患者咽喉紅腫明顯,初次看診時有些許咳嗽且伴隨胸悶亦有少許黃痰,患者脈浮數舌紅少苔,醫師處方銀翹散及幼科杏蘇散清熱解毒化痰。

蔡宗璟說,該女子五日後回診時咽喉痛已明顯減輕,但咳嗽卻更明顯且乾咳無痰,咽癢便想咳嗽,口舌容易乾燥,因此開立桑菊飲來治療燥咳,處方中還加入沙參、麥門冬、天門冬及玄參等生津潤燥的中藥來治療燥咳,女子經上述處方治療三周後已無任何咳嗽,後續回診時蔡醫師開立甘露飲加入桑葉及杏仁潤肺降氣讓患者鞏固療效並生津止渴。

另有一名50多歲男子因咽喉痛及全身酸痛來求診,男子起初只有些許咳嗽,脈浮舌紅少苔,醫師開處方銀翹散清熱解毒及萊菔子、葶藶子降氣化痰,該男子陸續回診後,咳嗽症狀才變得明顯,甚至一說話即咽癢想咳嗽,且容易口乾,因此,醫師再開立處方桑菊飲疏風清熱潤燥,再加入生地黃、麥門冬、玄參所組成的增液湯來滋陰潤燥,男子服藥後咳嗽明顯減少,咽喉也比較不癢,後續治療再加入清熱生津的天花粉,讓男子咳嗽的狀況便漸漸好轉。

咳嗽 患者 醫師

延伸閱讀

迎大寒洗頭除穢氣 中醫:沒吹乾易發生「頭風」

新冠、流感迎高峰!苦無隔離機制憂全家中鏢?台中醫教撇步

化療患者常手腳發麻「浮浮的」 醫師建議中醫可調理

中醫走進文學 流行歌本草綱目方文山談知識流傳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