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父預立遺囑漏列土地 弟不歸還「依法辦理」為何遭翻盤?

美方壓力?藍委突取消太平島考察 馬文君曝原因擬改至5月18日出發

京元電撤出中國聯發科逆勢接手 一出一進藏貓膩

新生兒人數逐年降 專家:預防感染症可減新生兒死亡

林口長庚醫院舉辦新生兒感染防治新進展國際研討會,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兒童醫院教授John Bradley(左六)、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左七)、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左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林奏延(右五)、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右四)、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鴻志(右三)與會。圖/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舉辦新生兒感染防治新進展國際研討會,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兒童醫院教授John Bradley(左六)、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左七)、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左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林奏延(右五)、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右四)、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鴻志(右三)與會。圖/長庚醫院提供

去年出生人數創歷史新低,台灣新生兒數量也逐年下滑。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近期舉辦「新生兒感染防治新進展」國際研討會。專家指出,感染症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感染症猖獗,新生兒抵抗力低,若能有效做好感染症防治,將可減少新生兒死亡並改善兒童健康。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指出,新生兒敗血症和腦膜炎是導致新生兒死亡與重大後遺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能有效的防治,將有助減少新生兒死亡並改善兒童健康。

與會的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兒童醫院藥理學教授Joseph Standing,則於會中從藥物動力學的角度介紹腦膜炎的藥物治療,說明如何讓抗生素藥物在新生兒的腦部達到理想治療劑量。

國際知名的感染科醫師、抗生素及微生物學專家,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兒童醫院教授John Bradley,也於會中分享新生兒敗血症及腦膜炎治療之國際最新進展。

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部長朱世明表示,透過國內外學者交流,凝聚國內對新生兒感染防治的共識,對於提升新生兒的照護品質與促進兒童健康,有莫大助益,林口長庚積極推動醫療國際化,展開國際合作,除與多所國外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也將持續與全球專家學者交流。

另外,為提升新生兒轉診救護時效,林口長庚醫院成立24小時轉診專線,由兒科醫師領軍展開新生兒外接服務,2020年再將重難罕病童增列入外接服務範圍;2023年再運用5G救護車進行外接服務,增進新生兒及重難罕病童之轉送安全。

「新生兒感染防治新進展」國際研討會已於1月13日舉行,邀集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台灣新生兒學會理事長林鴻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林奏延等國內外專家,逾百人與會。

新生兒 林口 長庚

延伸閱讀

北市協助極低體重兒家庭減輕負擔 2歲納入兒醫補助第二類

日本關東等地觀測到「火流星」 專家稱相當罕見

中職/富藍戈續約悍將很興奮 家有新生兒2月再來台

2023年人口轉正成長 新生兒13.5萬人再創新低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台鐵票價凍漲29年擬調整 交通部:最新方案下半年提出

台鐵已29年未調漲票價,今年起公司化,票價是否調漲受關注。交通部次長胡湘麟會前接受聯訪時表示,台鐵票價已29年未調整,交...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