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碰壁!陸外交官籲巴拉圭與台灣斷交 遭撤銷簽證、驅逐出境

快買!AirPods 4蘋果官網「現在訂今日到店取貨」免等宅配 注意2細節

陳梅慧協助查創意私房案等金流...國道身亡疑點多 最高檢察署下令查

台灣兒童平均10歲獲得首部手機 醫:近視問題嚴重成流行病

國人近視問題不可忽視,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3.16%,高中生更是高達81.61%。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國人近視問題不可忽視,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3.16%,高中生更是高達81.61%。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國人近視問題不可忽視,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3.16%,高中生更是高達81.61%,和國人3C使用習慣息息相關,尤其台灣兒童平均10歲就獲得首部手機。眼科醫師表示,近視度數若不斷飆升會導致眼軸拉長、視網膜變薄,未來眼部病變的風險增加外,且即使雷射矯正,依舊無法改善;近視控制一定要把握3至18歲的黃金期。

「近視」已被定義為發病率最高的兒童眼睛流行病,如同流行感冒一樣,讓學童、家長猝不及防。眼科醫師陳夢柔表示,過去認為近視只是一種屈光不正的光學狀況,但近年國際上已普遍認定近視是一種疾病,根據國外研究,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的提早發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3倍、5.5倍;700度以上的人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更是⾼出44倍、127倍。

陳夢柔說,近視會造成眼軸拉長變形、眼球組織變薄,即使完成近視雷射矯正,基於眼軸、眼球組織改變後的不可回復性,雙眼病變的風險依然如影隨形,近視帶來的潛在疾病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的。

根據兒福聯盟2019年調查顯示,台灣孩童擁有第一支手機的平均年齡為10歲,相當早就接觸3C產品。眼科醫師賴紫庭則說,要近視控制的黃金期得把握3至18歲,透過增加戶外運動、散瞳劑、塑形片、近視控制日拋,還有最新的兒童視力管理鏡片,都可作為控制考慮的方式之一。

觀察臨床門診,賴紫庭發現,大部分家長主要依靠散瞳劑做近視控制,覺得戴眼鏡會造成近視增加,但現在隨著醫學進步,近視控制眼鏡除了能幫助小朋友看得清楚以外,也有控制近視的效果。

眼睛疾病雖可以透過治療,但預防勝於治療,更得做好眼部視力保健,陳夢柔說,國健署呼籲「3010120」時刻保養眼睛,近距離用眼30分鐘,不論是看書、手機或是平板,就要休息10分鐘,這10分鐘除了離開書本與螢幕之外,最重要就是看遠的東西,至於120,則是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要120分鐘,有研究支持這可以有效預防近視再度加深。

3C 眼鏡 視力 近視 醫師

延伸閱讀

中職/味全龍和眼科機構結盟 投手看暗號不再霧濛濛

獨/分水嶺之戰!侯友宜周六凱道造勢 「反貪腐」雷射光束打上總統府

彈頭生日前驚爆失明!發片前緊急開刀 發病原因曝光了

NASA以雷射從深空傳回高清影片 貓追光點有含意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流感公費藥劑擴大使用 12月15日上路

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七萬人次,預估十二月中旬進入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本月十五日至明年二月廿八日,擴大公費...

代孕立法轉彎 綠委要國健署長下台

衛福部代孕政策大轉彎,不僅在野痛批,自家立委也不挺,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表示,代孕立法暴衝,點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下台。對此,...

影/食安出包...民眾煮賣場關廟拉麵 噁飄蟲屍嚇壞了

南投埔里吳姓民眾投訴,昨至連鎖賣場購買關廟拉麵,返家拆開獨立包裝下鍋煮麵,水面竟浮出咖啡色小蟲,原地嚇傻。經檢視未拆封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