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長者多、病童少 醫曝原因:長者更適合CAR-T

健保給付CAR-T病例兒童病患遠少於成人病患,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病例分佈現象與病人母數、藥品適應症有關,且比起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高齡病人更適合以CAR-T治療。記者林琮恩/攝影
健保給付CAR-T病例兒童病患遠少於成人病患,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病例分佈現象與病人母數、藥品適應症有關,且比起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高齡病人更適合以CAR-T治療。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11月1日起給付CAR-T細胞治療,給付條件包括復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與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2項,全台獲核准治療的7位患者中,罹患DLBCL的成年病人較多。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病例分佈現象與病人母數、藥品適應症有關,且比起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高齡病人更適合以CAR-T治療。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自健保給付起,截至今日共有7例患者經事前審查核准用藥,分別為ALL 1例、DLBCL 6例,病例分布為台大醫院4例,預計於一月初執行,台中榮總2例,預計於1月下旬執行,花蓮慈濟醫院1例病患,已於今日完成細胞回輸。另,有5位病人正申請審查,分別為ALL 2例、DLBCL 3例。

李啟誠表示,ALL病人每年約2至3百位,以25歲以下的年輕型患者居多,其中不少是兒童患者,根治率、存活率均高,化療成功率可達8成,復發、治療失敗的患者僅占少數,且多為年紀較長的患者,但健保核准的CAR-T治療不適合25歲以上,因不符適應症項目,故給付至今ALL病人人數較少。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多數為成年病人,且不少人年事已高。李啟誠表示,最能根治該疾病的治療方式仍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移植前患者必須接受高強度化療,對70歲以上的患者而言,使用CAR-T反而不易讓病人不幸死於化療併發症,國際研究也顯示,80歲以上患者使用CAR-T治療成功率仍佳。

李啟誠表示,目前最成熟的CAR-T治療是用於B細胞淋巴癌,經基因改造後,能精準鎖定表面抗原CD-19,找到癌細胞將其擊潰,就像「巡弋飛彈」一樣。治療成功率關鍵在於細胞原料,若患者經標準治療後身體孱弱,取出的T細胞原料不佳,做出的CAR-T細胞數量恐會減少。經骨髓移植後的患者,一旦淋巴癌復發後,經醫療團隊評估後,若患者適合使用CAR-T,應儘早轉介至可進行CAR-T治療的7家醫學中心,搜集其T細胞,開啟治療流程。

健保署 幹細胞

延伸閱讀

首例健保CAR-T完成輸出 療程順利觀察2週可出院

「把脈健保給付2000元」讓中醫炸鍋 他提實際數據反駁

健保署未來2年改革支付標準計畫 石崇良曝新制上路時程

醫院評鑑2/醫學中心未來擬不再限額 評鑑制度將大翻盤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