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縣太保民宅火警 一家7口母親、5歲孩死亡、1幼童失蹤

國人關心日本7.6強震 急診醫:突遇地震速做三件事救命

日本石川縣1日強震後,該縣輪島市的道路出現裂縫。(路透)
日本石川縣1日強震後,該縣輪島市的道路出現裂縫。(路透)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在當地時間今(1/1)日下午4點10分(台灣時間下午3點10分)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距離震央相當接近的輪島市,地面出現大規模龜裂,民眾紛紛逃往室外躲避。國內民眾關心日本強震,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薛承君說,台灣地震相當多,發生地震時,呼籲室內民眾第一時間向戶外跑,戶外民眾也應緊急避難,避免受困室內,遭壓傷砸傷。

國內2022年9月在台東縣池上鄉,發生苪氏規模6.8的淺層地震,造成台東、花蓮地區多處道路坍方、橋梁中斷及民房倒塌的不幸災情。

薛承君表示,地震發生第一時間,在室內的民眾應盡速往外跑,第二、如果來不及跑,應盡速躲在桌子下、穩固的家具下,第三、隨身攜帶手機、哨子等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以防受困後,讓救難人員方便定位加以搜救。不過,如果建築物因地震倒塌嚴重,恐也不易救災,如果民眾受困時間長,可能造成嚴重脫水,或是傷勢嚴重撐不到被搜救出來仍可能死亡。

地震發生第一時間於災難前期,民眾容易被掉落物品砸傷、壓傷,薛承君說,此時傷勢以外傷為主,壓砸傷容易致病部位為頭部、胸口、腹部。受困屋內民眾則可能有四肢被壓砸傷的情形,造成神經、血管受損,且因未及時救出,肢體壓力逐漸過高,出現腔室症候群,最後恐需截肢,其黃金救援時間與傷勢嚴重程度、年齡有密切關係,愈早救出愈好。

薛承君指出,已逃出民眾遭逢強震,可能一時情緒難以恢復,常忽略自己有壓砸傷勢,導致惡化,建議強震時遭逢任何外傷都應盡速就醫。至於強震災難後期,災民可能因心理壓力,而引發創傷後症候群,也須多加留意。

薛承君說,台灣地震多,但自1999年921大地震後,當發生地震時,中央與各縣市均會成立緊急醫療應變中心,便緊急通知所有急救責任醫院動員,緊急調度所有醫護人員搶救傷患。有別於921大地震時,所有救難人員進入災區後,無人指揮,造成醫療資源無法有善利用的情形,現在國內相關救災體系已有豐富經驗,急救責任醫院每年也會進行1至2次地震災難應變演練,隨時保持警覺。

至於,如果強震發出海嘯警報時,薛承君說,此時在海邊的民眾應盡速離開海邊,並往高處逃跑,但國內民眾對此警覺較為薄弱,從每次颱風過境,還是有民眾前往海邊觀浪、捕魚,如不小心就容易發生憾事,政府應多宣導,呼籲民眾注意自身安全,當有海嘯、颱風時應遠離海邊。

921大地震 強震

延伸閱讀

日本石川縣強震 賴清德:台灣都願提供最大協助及幫忙

日本石川規模7.6強震 觀光署:目前未有台灣旅遊團受困

日本石川縣新年強震:半年前已警告能登半島群震頻繁,2年來超過300次地震

日本石川縣7.6強震 攝影機捕捉建築物倒塌瞬間「揚起巨大煙塵」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MAMAMOO玟星演唱會大跳「國民健康操」國健署說話了

韓國知名女團MAMAMOO成員玟星日前來台開唱,為了寵粉更精心準備台灣人共同的回憶「Lucy健康操」,更上傳到擁有750...

長輩屢介紹工作…家庭主婦靠ETF月領20萬想攤牌 網急勸:後患無窮

日前有一名人妻在論壇Dcard上以「不想再找工作了」為題發文,她表示,自己目前是專職家庭主婦,擁有大約1500張左右的00929(ETF),每年這些ETF收益分配總額近20萬,但長輩一直關心她何時去上班?讓她不知該如何面對,猶豫是否該攤牌,告訴他們實情呢?引發網友熱議。

醫事團體籲健保點值1點1元 薛瑞元要求先做「這件事」

健保點值低落,部分立委提案應保障0.95及1元,專家指出,若健保點值保障1點給付1元,醫界將為醫事人員加薪20%,衛福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