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數據揭真相!桃園半個月停電20次 蘇俊賓直指台電系統性問題:絕非個案

中油加盟站員工稱國考壓力大 盜刷載具兌700張獲利曝光

從人生勝利組變職場鬼見愁 常春藤名校生出了什麼事?

俠醫已逝關懷永存 林杰樑臉書教導寒流平安保暖手則

今天是24節氣的冬至,今天至明晨受寒流影響最大,各地氣溫持續偏低,北台灣極寒冷,中部偏冷、南部早晚冷,民眾應注意保暖。記者侯永全/攝影
今天是24節氣的冬至,今天至明晨受寒流影響最大,各地氣溫持續偏低,北台灣極寒冷,中部偏冷、南部早晚冷,民眾應注意保暖。記者侯永全/攝影

今天好冷,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冷空氣還會持續增強。俠醫林杰樑雖然已經離世,但臉書專頁持續 提供衛教訊息,近日寒流來襲,臉書專頁也提出十二點注意事項,例如若要被褥溫暖,可以在床墊上加層毛毯;暖暖包用後可以當乾燥劑,放在鞋內或鞋櫃很好用,希望幫忙大家平安度過低溫威脅。

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今、明兩天受寒流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氣溫可能在10度以下。今天新北市、基隆及新竹局部地區有6度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注意防範。

林杰樑臉書專頁提醒,今年冬天首波寒流來得遲但威力卻不容小覷,根據研究,溫度降低一度,會增加200人心血管疾病,請大家務必做好保暖防護。以下是林杰樑臉書專頁的提醒:

1. 患有慢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務必按時服用藥物,並避免情緒起伏過大。

2. 盡量採取少油、少鹽、少糖飲食,避免大吃大喝,以利血壓控制。

3. 喝酒或吃全酒料理時容易脫水,要喝水補充足夠水分並且注意保暖。因為酒精使血管擴張,人體剛開始會感覺溫暖但是酒後體溫會加速散熱反而冷,因此喝酒、吃全酒料理時,更需要保暖。尤其是從室內到室外溫差變化劇烈,要先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4. 早上醒來不要急著起床,先在被窩裡活動手腳再起床,並放慢動作穿上保暖衣物。起床後再喝一杯溫水,有助於預防腦部與心臟血管意外發生。

5. 早起運動務必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一大早就外出,以免溫度太低發生危險。

6. 末梢肢體的保暖很重要,可使用帽子、口罩、手套、襪子、圍巾保暖若鞋、襪子濕了要更換。

7. 使用電毯、電暖爐、暖暖包,務必注意使用安全守則,電暖爐周邊不要放置易燃雜物,暖暖包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或放在棉被中,在睡前使用電毯溫暖床褥睡覺時停止使用電毯,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植物人或末梢感覺不良病患要特別注意不要灼傷。

8. 注意熱水器排煙管暢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9. 泡溫泉溫度不宜太高、泡太久,也不宜冷熱交替太快,酒後、飯後1小時內不要泡湯,注意溫泉房內通風。

10.保暖衣要貼身不要寬鬆保暖效果較佳,若運動流汗則不建議穿保暖衣。

11.暖暖包用後可以當乾燥劑放於鞋內或鞋櫃,然後以一般垃圾處理即可。

12.若要被褥溫暖可以在床墊上加層毛毯。

保暖 暖暖包 林杰樑

延伸閱讀

今冬至寒流相伴 氣象署po一圖曬冬至地球衛星影像

今冬至寒流持續影響 明天全台有雨 周日冷氣團再度南下

影/入冬首波寒流發威 玉山零下5.7度今晨霧淞

冰凍番薯 鄭明典:寒流還沒結束 南部今晚仍可能更低溫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台鐵票價凍漲29年擬調整 交通部:最新方案下半年提出

台鐵已29年未調漲票價,今年起公司化,票價是否調漲受關注。交通部次長胡湘麟會前接受聯訪時表示,台鐵票價已29年未調整,交...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