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虎山步道廢棄工寮驚見白骨 家屬報失蹤達16年身分曝光

終結連五紅!4月外資抽腿 金管會提台股兩大關鍵信心喊話

涉勒斃老母親...6旬女手留抓痕呆坐屋內 稱「忘記了」遭檢方聲押

大學生憂鬱傾向 疫後增近1成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研究發現,大專生疫情後憂鬱傾向占比,比疫情前上升近一成。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研究發現,大專生疫情後憂鬱傾向占比,比疫情前上升近一成。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昨公布最新「一一二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研究報告」,發現新冠疫情後,大專學生憂鬱傾向占比達百分之廿五點五,比疫情前的百分之十六點三,上升近一成,其中大三學生的壓力最大,壓力主要來源為課業、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計畫主持人、台北教育大學心理及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表示,這次針對全國北、中、南、東大專學生進行壓力調查,有效問卷為一六三五人,調查發現大專學生壓力最大的前三大族群,分別為大三、大四及大一生,生活壓力事件前三名分別為「同一時段要完成很多事情、時間不夠用」、「課業壓力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此外,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大專學生的幸福感,疫情前的心理健康狀態,屬於「中幸福、中憂鬱」的「大眾型」占比最高,達百分之廿四點五,雖然疫後該類型占比仍最高,卻已降至百分之廿點三;而「低幸福、高憂鬱」的「錯亂型」及「低幸福、中憂鬱」的「愁善型」占比,已在疫後成為第二、第三名。陳柏霖分析,由此可見大專學生憂鬱傾向增加。

陳柏霖分析,受新冠疫情影響,現在的大三學生,仍是大學新鮮人時,就多採線上教學,與老師、同學關係疏離;恢復實體上課後,須重新適應上課方式及同學間人際關係,又得面臨畢業後考研、就業等抉擇,心理壓力異常沉重。

衛福部心健司科長王芃宣表示,自今年八月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截至十一月底,已累積服務一萬多人,其中三成屬於自我傷害的高風險族群,均已轉介治療。

「憂鬱可能增加自殺傾向」。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表示,去年約有五千名大學生出現自殺行為,連續五年上升,她建議教育部、衛福部應從國小開始,給予學生心理健康、自殺防治等衛教,並增聘心理師人力,降低學生憂鬱及自殺傾向。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憂鬱症 疫情

延伸閱讀

大三生壓力最大!疫後大專學生更憂鬱 專家揭可能原因

長三角搶人大戰… 大學生首次來創業 蘇州太倉給5萬

新冠疫後大專學生憂鬱傾向加劇 壓力來源是這三件事情

「男性女乳症」大學生胸部凸出很自卑 醫手術助他重拾自信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很有感!17:45花蓮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

今天17:45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宜蘭、花蓮...

史上最慘!蜜蜂無蜜可採...蜂蜜大減8成 蜂農怨救助被遺忘

南投蜂蜜產量高居全國前五,但受氣候影響,今年荔枝、龍眼開花率低,蜜蜂無蜜可採,蜂蜜產量銳減8成,蜂農叫苦抱怨,被政府遺忘...

衛福部喊封鎖Telegram 他批「連中共都管不著」:最愚昧做法

非法性影像論壇「創意私房」因藝人黃子佼為高級會員,引發眾怒,而「創意私房」遭封網後,日前又疑似在Telegram群組重啟、招收新成員。對此,衛福部表示,不排除讓全台無法使用Telegram。此事也引發PTT網友炸鍋,粉專《名為變態的神父》更表示,Telegram連中共都管不著,建議衛福部想一點務實的做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