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蘇丹紅風暴又起 170公斤成品流通全台10縣市

「想買2000元以下手機保護貼」哪款防刮效果強?網曝最甜CP值:這樣買才對

以黎邊境零星交火不斷!真主黨發動無人機導彈 回應以色列跨境攻擊

鼻息肉暴長到鼻外失嗅覺 男子多次復發10年動刀12次

鼻息肉有如彈珠,塞住鼻孔,造成呼吸不順,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患者苦不堪言。圖/林志峰醫師提供
鼻息肉有如彈珠,塞住鼻孔,造成呼吸不順,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患者苦不堪言。圖/林志峰醫師提供

看似小毛病的鼻竇炎,卻讓50歲陳先生飽受折磨,併發的鼻息肉愈長愈大,以致鼻塞、呼吸不順,失去嗅覺,幾無睡眠品質可言,為此,10年間動了12次手術,一再復發,讓他苦不堪言。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林志峰表示,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大類,後者鼻黏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治療棘手,尤其若合併鼻息肉,大都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體質,症狀為鼻塞、鼻涕倒流、嗅覺或味覺改變,甚至聞不到味道,美食在前,仍食之無味。部分個案鼻息肉塞滿鼻腔,甚至顯露在外,模樣嚇人。

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傳統標準治療以手術搭配類固醇鼻噴劑為主,但部分病患因體質因素或合併氣喘,常發生術後鼻息肉復發。據統計,術後半年、一年和一年半的復發率分別可能達到 35%、38%和 40%,病患因而反覆接受手術,或長期使用大量口服藥等,令人挫折。

以陳先生為例,從小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接著出現氣喘、鼻過敏,30歲罹患慢性鼻竇炎,屬於典型「過敏協奏曲」個案,隨著鼻塞、咳嗽等症狀惡化,鼻息肉愈來愈大,呼吸不順,睡眠品質變差,進而影響工作表現及生活品質。

10幾年來,陳先生在多個醫療機構接受大大小小的手術,但沒多久又復發,至今年50歲累計動過12次手術,對於治療已不存任何希望,甚為沮喪。在改以生物製劑治療,疾病終於獲得較佳的控制。

「生物製劑幫助降低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復發,減少再次動刀機率與風險。」林志峰表示,台灣鼻科醫學會最新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患者治療指引,納入生物製劑,建議做過鼻竇內視鏡手術又復發,且達到雙側內視鏡鼻息肉評分≧4分(總分8分),嗅覺明顯喪失或顯著影響生活品質者,可考慮生物製劑治療。

根據國外另一項術後追蹤長達12年研究統計,約80%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病人於術後復發,其中 37% 需再次接受手術,嚴重的病人接受過 10次以上手術的情況並不少見。

臨床顯示,較新的生物製劑直接作用於影響第二型發炎反應的「關鍵介白素」(IL-4 和 IL-13),治療效果顯著,減少鼻息肉增生、改善鼻塞,恢復嗅覺,降低再次復發的風險。此外,也可改善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共病。

林志峰表示,生物製劑完整療程約需一年,治療時患者呼吸暢通且逐漸恢復嗅覺,鼻部相關症狀獲得舒緩,提高生活品質。目前健保尚未針對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個案給付生物製劑,如能納入給付,對於患者將是一大福音。

息肉 手術 異位性皮膚炎

延伸閱讀

台南登革熱降至新低 確診個案隱藏期微幅增加成隱憂

男子走在街上突然氣喘發作 巡邏警員發現協助即時就醫

中職/鄭浩均韌帶置換完成 兄弟球團期待滿血回歸

喝手搖飲代替白開水?20歲妙齡女腎臟3百多結石 嚴重腎水腫

相關新聞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蘇丹紅風暴又起 170公斤成品流通全台10縣市

蘇丹紅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北市優奇公司送檢自家黑胡椒粉產品,檢出蘇丹3號、4號,已進一步送食藥署檢驗,新北市衛生...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分級醫療進步小

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施行半年成果,健保增加廿一點四五億元收益,民眾門診就醫費用平均增加二百元、急診增加八十二元;疫後醫...

中南部持續豪雨轟炸慎防冰雹!未來1周全台有雨 僅這天有空檔

受鋒面影響,今天各地天氣仍較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今天中南部地區除了局部短暫雨,還有大範圍大雨及局部豪...

刪爭議 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

行政院會昨通過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雙法」,將原本最大爭議的「初步療效」刪除,要求所有再生技術都得進行人體試驗,但危及生命...

衛福部訪視指引出爐 3類全日托、2類高危保母加強訪視

日前1歲待出養童剴剴疑遭兒福聯盟媒合的全日托保母虐死案,托育安全引發國人重視。衛福部於剴剴案檢討會後,提出將修訂居家托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