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廣東暴雨猛轟!養殖場鱷魚「集體逃獄」畫面曝 當局急示警:別外出

撞球名將楊清順肺癌離世 醫示警:年輕患者要釐清「2問題」

醫師提醒,年輕肺癌患者要釐清家族史與空氣汙染問題。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醫師提醒,年輕肺癌患者要釐清家族史與空氣汙染問題。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台灣撞球名將楊清順今天上午因肺癌過世,享年45歲。醫師提醒,年輕肺癌患者要釐清家族史與空氣汙染問題,就算自己不抽菸,暴露在二手菸、三手菸中也會增加罹癌風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唯一方法。

曾兩度奪得亞運金牌的「撞球之子」楊清順在今天上午病逝,享年45歲。撞壇人士透露,楊清順去年中因身體不適看病,發現肺部腫瘤,因當時癌細胞已擴散至動脈,只能採取保守治療,而第1次化療的經驗讓楊清順覺得太痛苦,因此過去1年改以放射線治療為主。今年病情曾一度好轉,在與病魔對抗1年多後於今天上午病逝。

肺癌是無聲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自台灣發布癌症登記報告28年來,肺癌今年首度登上榜首,確診年齡中位數為67歲,發生率每10萬人口39.7人。

楊清順年僅45歲就因肺癌病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告訴中央社記者,「確實有點早」,越年輕的患者要釐清家族史,還有空氣汙染問題。

周百謙指出,家族史包括2大層面,一個是基因的問題,包括家中有多少人在比較年輕就罹癌等,第2是家族共同存在的汙染問題,如地下水、重金屬等。

不過,周百謙表示,40幾歲確診,可能30幾歲就已有早期肺癌,所以最大問題還是空氣汙染等風險因子,尤其是否曝露在抽菸環境中,就算自己不抽菸,二手菸、三手菸所造成風險也須注意。

他以楊清順為例說明,撞球場是室內,若空氣不夠對流,致癌物的濃度會高很多,加上二手菸等空氣汙染源沒有解決,都會使得致癌物暴露比例大增。

另外,居家是否有空氣汙染也要留意。周百謙重申,重點是好好篩檢,很多人以為肺癌初期會胸痛、咳血跟喘,其實並不是,根據肺癌的位置,會在不同地方造成不同症狀,往往有症狀都已是晚期,早期發現診斷早期治療是唯一方法。

周百謙提醒,台灣抽菸人口一直下降,近期更多患者是基因突變的肺腺癌女性,當不抽菸卻罹患肺癌的族群增加,就要考慮到空氣汙染問題,無論是火力發電廠、工業區、霧霾,或是工作接觸等,都可能使風險增加。

衛生福利部去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台灣第5癌篩檢,補助高風險族群,包含具肺癌家族史者,為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重度吸菸史,為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如每天1包,共吸菸30年、每天1.5包菸,共吸菸20年,或戒菸未達15年。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抽菸 空氣汙染 肺癌

延伸閱讀

新光醫院副院長 高尚志 堅守行醫價值大愛無限

桃園LDCT免費篩檢逾2萬人申請 議員盼增加醫院服務量能

肺癌成為台灣最新癌王!9大篩檢步驟教你預防肺癌

專家籲設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衛福部表態待評估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