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婦心律不整 北榮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救命

台北榮總9日舉辦「擴大適用病人、新型主動脈瓣膜置換更精準」記者會表示,近期透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搶救82歲黃姓男子(左2)、68歲胡姓女子(右2)等2人。圖/中央社
台北榮總9日舉辦「擴大適用病人、新型主動脈瓣膜置換更精準」記者會表示,近期透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搶救82歲黃姓男子(左2)、68歲胡姓女子(右2)等2人。圖/中央社

68歲胡姓女子長期洗腎逾10年,又因心律不整就醫,檢查出左心室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有猝死可能。所幸在台北榮總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後,只住院3天就順利出院。

胡姓女子今天在台北榮總「擴大適用病人、新型主動脈瓣膜置換更精準」記者會上親身分享,自己在2006年接受腎臟移植後又腎衰竭,洗腎將近20年,近年因心悸、心律不整就醫,沒想到檢查卻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有猝死可能。

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效煌指出,胡女在今年9月到北榮求診時,瓣膜開口面積僅剩0.53平方公分;幸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後第2天就順利出院,1個月後再追蹤,瓣膜開口面積擴大到1.3平方公分,大幅改善。

張效煌說明,北榮率全台之先,引進第5代新型主動脈瓣膜系統,可適用於周邊血管較窄的病人;且術中若置放位置不理想,可回收到導管內重新置放;瓣膜底部更增加X光下可清楚辨識的標記,能精準確認置放深度,減少95%瓣膜擋住冠狀動脈的風險,有利於日後冠狀動脈再介入手術。

心血管中心結構性心臟科醫師陳嬰華說明,主動脈瓣膜狹窄是退化性疾病,一般人主動脈開口約3到4平方公分,每年可能減少0.1平方公分,其中慢性腎病患者或洗腎病友瓣膜退化會更快,約每年減少0.2平方公分。

主動脈瓣膜狹窄,陳嬰華說,有胸痛、暈倒、心臟衰竭3大症狀,其中若出現胸痛症狀平均存活5年,出現暈倒平均存活3年;若已心臟衰竭,平均存活時間僅剩2年,且可能因為心律不整猝死。

陳嬰華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以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臨床上1年內就有50%死亡率,4年內死亡率更接近100%,比癌症還可怕,須接受傳統開心手術或心導管手術治療。北榮「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成果優異,病人住院死亡率以及併發症機率都是世界頂尖。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健保給付適用對象,陳嬰華表示,為主動脈瓣膜小於1平方公分,並且有心臟衰竭、兩名外科醫師評估為高手術風險或是無法開刀,病人預估存活期超過1年(不超過1年者對生活改善幅度有限),及曾經心臟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術等手術者。

手術 榮總 洗腎

延伸閱讀

男子闌尾發炎卻切這部位! 他術後體重下降、得焦慮症:能活著很幸運

RK手術出包?利菁稱排隊換眼角膜 醫曝手術風險:需移植患者低於1%

利菁視力只剩0.1已不可逆 醫生要她排角膜配對求運氣

水腦症又染疫昏迷,竟能撐過手術復健!「仁心良術」指引才有重生之路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葡萄酒釀2年遲不發酵…他一動作「缸破、酒灑、割傷手」 網安慰:沒啥可惜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一起來釀酒,一起來泡酒」上貼出一組照片並難過發文表示,「殘念⋯慘⋯因自己過度自信的後果,現在心裡五味雜陳」。從照片中可見,有一缸已釀好的葡萄酒灑滿浴室,感覺彷彿快要可以聞到酒香味,讓網友深感可惜!引發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