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政府想組外籍兵打國共內戰 美將領認可卻被華府拒絕

以「賽局理論」聞名…前台大名師巫和懋病逝 享壽72歲

「刑事戰將」警官林明佐涉洩密博弈集團還有不明財產 檢方聲押

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生活 醫:可333法則評估

家庭主婦怡君長期為身體痠痛所苦,竟是罹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會影響關節功能、影響生活,更可能引發心血管等疾病,民眾可用「333法則」自我評估。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易察覺,民眾可透過「333法則」自我評估,若關節疼痛部位超過3個、晨間僵硬超過30分鐘以上及關節疼痛超過3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45歲的家庭主婦怡君(化名),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兩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起床時常感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後來連騎機車、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常常痛到忍不住對家人發脾氣,卻遭親友卻認為是她想偷懶,讓她有苦說不出。

後來怡君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她手部關節異常突起,肌腱已因長期發炎造成嚴重侵蝕,造成伸指肌腱斷裂,最後決定手術開刀修復,並透過生物製劑介入治療,半年後成功控制病情,重拾家庭和樂。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凱倫醫師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正常關節裡有層薄薄的關節滑膜細胞,可保護關節表面及潤滑,維持關節正常運動;但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導致滑膜細胞異常增生和發炎,進而擴散到全身各個關節,尤其手指、手腕、掌指及指尖等部位。

若病況嚴重,恐導致關節永久變形,造成握持筷子、湯匙或進食等動作變得很困難,甚至可能侵蝕韌帶,造成韌帶斷裂。

蔡凱倫說,長期慢性發炎也會消耗身體營養,引發關節外併發症,如心血管、大腦神經系統,或引發貧血、脂肪代謝、膽固醇升高及血脂異常等,甚至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及憂鬱症。根據調查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合併上述併發症或共病時,壽命會比平常人少10歲。

蔡凱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誘發;但其病程緩慢、不易察覺,民眾可透過「333法則」自我評估。

治療部份,蔡凱倫說,可分為三部曲,首先為救急症狀緩解,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緩解疼痛;第二部曲是基礎打底免疫治療,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減輕發炎症狀;第三部曲是採高專度專一性治療,使用針劑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標靶藥物,專一結合特定發炎物質或細胞,減少發炎和保護關節。

肌腱 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變 年增近5千患者好發青壯

老婆愛愛完就發炎 網一面倒:劣根不改無解!女醫也說話:問題可能在男方

退休男與妻赴歐旅遊跌倒致五十肩 微創手術揮別「肩」苦人生

跑步和下樓梯傷害膝關節?醫師曝:真正膝蓋殺手是這兩原因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