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就常見五十肩 不及時治療受限症狀無法緩解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常被認為是「年過50的疾病」,實際上40歲的人就常常發生,女性更多。奇美醫院復健部統計2013年至今已有1千名病人因五十肩求診。不及時治療,肩膀手部恐活動角度受限且症狀無法緩解。

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說,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原發性的通常原因不明,但若病人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因腦中風或骨折而長期不動者,次發性的五十肩風險較高。

五十肩最常見的症狀包括肩膀疼痛和肩膀活動角度受限,這種疼痛可能向上或向下輻射至頭頸部或上臂,尤其在高舉手臂過頭或將手臂移到背後時會感到疼痛和僵硬。

邱如凰說,過去常認為五十肩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病人經歷四個疾病階段:首次疼痛期(1-3個月),漸凍期(3-9個月),疼痛加劇,角度受限程度增加、結凍期(9-15個月),疼痛逐漸減輕,角度受限達到最嚴重,解凍期(15-24個月),疼痛幾乎消失,角度仍然受到限制,整個過程可能長近兩年。

然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如果不接受相關治療,大多數病人雖然最終疼痛會減輕,但角度仍然受到限制,甚至有些病人可能會停滯在某個階段,症狀持續無法得到緩解。

邱如凰指出,五十肩臨床評估需先鑑別疼痛模式,排除其他潛在因素導致的疼痛,可安排X光檢查,而治療過程也會使用超音波檢查,輔佐X光不足。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骨頭外的肌肉、肌腱、關節囊和韌帶等軟組織結構,而且不具輻射線,在診間可即時動態檢查,快速初步篩檢可能存在問題,並協助區別肩部旋轉肌肌腱斷裂、鈣化性肌腱炎等疾病。

邱如凰表示,復健治療包含關節鬆動的徒手復健、深層熱療、類固醇注射以及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目前多數研究認為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搭配徒手復健效果最佳。醫生透過超音波導引,將大量液體精準地注入關節腔內,以撐開沾黏關節腔。不僅可以縮短疾病持續時間,還能加速疼痛緩解,達到長期角度改善效果。

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可直接於門診操作,不需全身麻醉,一次療程以2至3次居多,但因人而異,每個人適合的治療不盡相同,需要由專業醫師判斷。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五十肩現在40歲就很常見,醫師常使用超音波檢查、導引治療。圖/醫師邱如凰提供

復健 肌腱 醫師

延伸閱讀

秋季蜂螫意外頻傳 醫師分享戶外遇蜂「2應3不」撇步自保

手臂異物刺入感染黴菌1個月出院 醫囑慢性病人提防

台灣女子第一人!許汶而帶國旗橫渡直布羅陀海峽 6小時完成16公里泳程

粉紅十月防治乳癌 新光銀行呼籲定期篩檢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勞動契約爭議未解!逾300船員沒工作 中運工會衝撞勞動部

中鋼運通公司自七月底中斷台灣船員勞健保,至今拖延不肯派任在岸的台灣船員上船工作,等於變相逼退、剝奪船員工作權,導致超過3...

埃及斑蚊「北漂」 專家緊盯能否過冬

本報日前獨家報導,國衛院監測發現,原本活動於南部縣市的埃及斑蚊,竟在雲林現蹤,為此,衛福部疾管署前天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國...

10多年大部分價格不變 苗栗縣五聖大閘蟹養殖場開賣

苗栗縣頭屋鄉五聖大閘蟹養殖場今天上市開賣大閘蟹,業者表示今年存活率3成以上,大部分的價格10多年維持不變,縣長鍾東錦等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