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任教育部政次 台大教授葉丙成晚間首發聲:打造更好的教育

超過6千場軍方會議被看光?德軍認視訊會議軟體有漏洞:24小時內修復

中油加盟站爆員工盜刷載具!被抓包會計竟替他求情:想考國營事業、別追究

觀光署升格明年預算增11.14億 維持6組6室3組別更名

曾擔任過觀光局長的周永暉(右)將接首任觀光署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曾擔任過觀光局長的周永暉(右)將接首任觀光署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9月15日起組織調整,觀光局、中央氣象局升格為署。交通部今公告處務規程及編制,其中,觀光署維持原先6組6室,但業務組、技術組、國民旅遊組,更名為旅行業組、景區發展組、旅遊推廣組;另外,旅宿組由原先任務編組改為正式編組。觀光局也說,升格後員額將增加100人,明年度預算支出規模134.35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淨增加11.14億元

觀光局將於9月15日升格為署,其中組織將從原先的企劃組、業務組、技術組、國際組、國民旅遊組、旅宿組、秘書室、人事室、政風室、主計室、公關室、資訊室,調整為企劃組、旅行業組、景區發展組、國際組、旅遊推廣組、旅宿組、秘書室、人事室、政風室、主計室、資訊室,其中又以國際組轄下分5科辦事最多。

觀光局表示,升格後更名的組別原則上業務內容差異不大,整體員額將從182人增加至282人。另外,預算部份也有增加,過去平均每年公務預算約45至50億元,基金預算60至70億元,加總約110至120億元,升格後明年預算支出規模總計134.35億元,包括單位預算歲出53.32億元及觀光發展基金支出81.03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淨增加11.14億元

觀光局說明,升署後113年度預算支出規模總計134.35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淨增加11.14億元,其中單位預算淨減少4.41億元,若扣除上年度為支援觀光發展基金資金缺口由國庫編列一次性撥補基金12億元,則呈淨增加7.59 億元。

觀光局指出,主要增加項目為重要景點公建計畫經費,觀光發展基金淨增加15.55億元,主要增加項目為執行疫後特別預算相關觀光發展經費與國際行銷經費等。另觀光發展基金購建固定資產編列0.4億元,較上年度淨減少17.7 億元,若扣除上年度大鵬灣資產購回一次性經費15億元,及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最後一年經費2.7億元則呈持平狀態。

觀光署首任署長由曾擔任過觀光局長、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周永暉接任,他過去擔任觀光局長任內曾積極布局日本、韓國、東南亞市場,2017年至2019年更讓台灣每年達千萬旅客來台。當前觀光局以衝刺國際觀光客為重要目標,也讓外界關注其上任後能帶來效益。此外,此次組織更名成立「景區發展組」,也與周先前表示,將跨部會整合風景區發展不謀而合。

交通部 氣象局 觀光局 資產

延伸閱讀

湖北襄陽景區媚外?為了等11外國客推遲演出 唐城道歉給優惠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落幕 「高雄熊」萌樣受好評

徵選遊樂園代言人 觀光局向外籍人士招手最高獎金3萬元

力推整修龍虎塔參加觀光亮點評選 高市觀光局回應了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