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Joeman為員工圓夢初登NBA大螢幕!沒穿球衣靠一招成功被拍

竹聯幫大哥「霸占房產11年」當包租公收千萬租金!傳是藍心湄堂妹男友

告全球最佳航空獲賠!警察總長「坐商務艙無法後躺 」怨淪經濟艙

水菸抽1小時「等同抽200支紙菸」店家共用設備未清理「增染病風險」

衛福部食藥署過去檢驗發現,水菸仍含有尼古丁和焦油,一樣有害健康。聯合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食藥署過去檢驗發現,水菸仍含有尼古丁和焦油,一樣有害健康。聯合報系資料照

水菸同樣產生健康危害。根據國民健康署111年大專院校學生吸菸及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5.0%的大專校院學生曾經使用水菸,高於109年的3.6%、107年的1.8%,若以110年大專院校學生數118萬5830人計算,國內將近有5.9萬名學生曾使用過水菸。國健署呼籲年輕族群,為維護自身健康,切莫因好奇心驅使或同儕壓力而輕易嘗試,使用水菸一樣有害健康,請拒絕任何形式的菸品。

據世界衛生組織東地中海區域辦事處資料顯示,水菸常見主成分為菸草,其加熱時使用木渣、木炭等燃料,會產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金屬和致癌化學物等。典型使用1小時的水菸過程中,使用者吸入的菸霧量是單支紙菸吸入量的100至200倍,增加冠狀動脈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對呼吸道、心血管系統產生急性及長期危害,且水菸產生的二手菸是菸草菸霧和燃料的混合物,吸入後一樣有危害,尤其兒童及婦女。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健署111年調查發現,有5.0%的大專校院學生曾經使用水菸,高於109年的3.6%、107年的1.8%,水菸使用者往往對水菸的健康危害認知甚少或認為其危害較少;例如,常常錯誤地認為水菸菸霧會通過水淨化;但水菸並非紙菸的替代品,並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裝置或配件可降低對使用者的危害。

羅素英說,水菸常添加水果、糖果或甜味等口味,進而吸引年輕人和女性使用。多數使用水菸者,會認為使用水菸比紙菸更好,但研究顯示,使用紙菸或水菸的人都暴露在毒性物質環境,而使用水菸仍會產生如焦油、一氧化碳、甲醛、乙醛、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進而造成癌症、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羅素英表示,水菸使用者通常會共用菸嘴和軟管,特別是在社交場合的環境中,多數商家可能因清潔該設備既費力又耗時,往往不會在每次使用水菸後清潔設備,增加傳染病傳播的可能性,呼籲年輕族群為維護自身健康,切莫因好奇心驅使或同儕壓力而輕易嘗試,使用水菸一樣有害健康,請拒絕任何形式的菸品。

使用者 國健署 菸草

延伸閱讀

加熱菸沒下文?近千人上凱道控國健署瀆職 藍綠民代都到場聲援

減少遺失困擾 9月起大專校院改發「電子教師證」

菸防法上路半年卻沒配套?上百人監院外陳情 彭華幹批國健署瀆職

山道猴子注意!調查:大專生1/4「願為女友戒菸」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葡萄酒釀2年遲不發酵…他一動作「缸破、酒灑、割傷手」 網安慰:沒啥可惜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一起來釀酒,一起來泡酒」上貼出一組照片並難過發文表示,「殘念⋯慘⋯因自己過度自信的後果,現在心裡五味雜陳」。從照片中可見,有一缸已釀好的葡萄酒灑滿浴室,感覺彷彿快要可以聞到酒香味,讓網友深感可惜!引發熱議。

保障健保點值 薛瑞元喊「尷尬」估今年就得思考漲保費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今審查「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六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討論將健保現有總額制度,變成論量記酬、目標制...

五一遊行勞團怒吼 提5大訴求

近四千名勞工在五一勞動節走上街頭,對將就職的賴政府喊話,提出薪資提升要落實、工作權利要保障、集勞關係要升級、退休權益要安...

還在努力回憶嗎?出生至今出國次數總查詢 3步驟解答

頻繁出國的民眾再也不用傷透腦筋回想出國日期,可以直接透過My Data上網下載自己的入出國日期證明書,但不包含個人出境的國家名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