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平盤拉鋸!初領失業金數據提高降息希望 但企業財報慘兮兮

皆媒體出身!賴清德總統府發言人 可望由這2人出任

登革熱單周新增破千例寫新高 重症多8例死亡多3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登革熱疫情。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登革熱疫情。記者李青縈/攝影

今年本土登革熱累積破4000例,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新增131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以及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死亡為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間之男性,3人均具潛在疾病,於發病後0至7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

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新增1,31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台南市(1205例)、高雄市(48例)、雲林縣(33例)、桃園市(8例)、台北市及新北市(各5例)、新竹市及彰化縣(各2例)、嘉義縣、嘉義市及南投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696例男性、615例女性,發病日介於8月14日至9月4日,另新增8例重症個案及3例死亡個案。

郭宏偉表示,台北市中山區本土群聚事件,目前累計2例,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 60多歲,發病日均為8月26日,無國內外旅遊史,感染源待釐清。

國內今年截至9月4日累計4338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於台南市3788例、雲林縣302例、高雄市157例、屏東縣26例、桃園市11例、新北市10例、台北市及嘉義縣各9例、台中市8例、新竹市6例、彰化縣4例、南投縣3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2例、嘉義市1例;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佔38%,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

今年累計19例重症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分別為雲林縣10例、台南市9例,另累計6例死亡病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

疾管署表示,由於海葵颱風帶來南部豪大雨,今日雨勢稍歇須落實社區登革熱防治工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早南下,分別前往台南安南區及高雄大寮區,視察重點區域登革熱防治工作及高風險環境(如空屋、空地)整頓情形,傍晚亦將參加高雄市政府登革熱工作小組會議。

此外,疾管署亦視疫情狀況,每日派遣機動防疫隊至少5組10人至台南、2-4組約4-8人至高雄,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防治成效及社區風險評估。同時呼籲民眾,風災後一周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務必做好環境整頓,落實「巡、倒、清、刷」,巡視住家周遭環境及家戶內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清除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容器,以減少病媒蚊孳生。

登革熱 衛福部

延伸閱讀

桃園本土登革+8疫情增溫 大學下周開學前要做好孳清

全台登革熱突破4000例!北市本土個案再+1

影/台南登革熱逼近4000例 黃偉哲:颱風後轉換防疫模式

南市登革熱大增180例總數快破4千例 祭校園孳清15招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