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可望正面回應團客來台 王滬寧指農產解禁等都能解決

四技二專統測今第2天 突遇地震3大原則一次看

首件科學國寶科工館展出 李遠哲曝製作祕辛:不要聽老師的話

李遠哲揭露發明「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關鍵,就是「不要聽老師的話」。記者任義宇/攝影
李遠哲揭露發明「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關鍵,就是「不要聽老師的話」。記者任義宇/攝影

幫助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獲得諾貝爾獎重要發明「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今年6月被指定為全國首件科技國寶,儀器目前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今天舉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遠哲與他的─HOPE」特展揭幕儀式,李遠哲出席活動時透露儀器製作祕辛,李說老師是傳授人類累積的知識,而「不要聽老師的話」能促成科學進步。

HOPE是1967年李遠哲於哈佛大學赫斯巴赫實驗室期間,親自負責繪圖設計並偕同研究團隊開發組裝的第1件原型,是全世界首部研究非金屬物質如何進行化學分子反應實驗裝置,因此於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2000年時任科工館館長謝義勇,透過時任中研院長的李遠哲,向哈佛大學化學系以2.5萬美元購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定義,有14類物品包含古蹟、歷史建築、古物科學等文化價值物品,能被列為文化資產,目前包含「HOPE」在內有373件被指定為國寶,而「HOPE」有別於其他物件,是少有的近代科學儀器,但其因意義影響深遠,因此在審議過程全票贊成指定為國寶。

李遠哲分享製作「HOPE」秘辛,指當時全世界實驗室都在想辦法觀測分子運作,而自己在學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發現大家方向都錯了,加上當時老師都不在身邊,自己就趁機利用學校資源,盡情去設計開發儀器,整個過程很艱辛,要精通化學、物理等各方面知識,還要設計草圖並與機械工廠合作,最後耗時10個月才將「HOPE」產出。

李遠哲說,科學是要走入未知的世界,製作「HOPE」的關鍵是「不要聽老師的話」,雖然這句話會惹火很多老師,但其實要表達,老師雖然可以傳授很多知識,但其實都是人類已累積的知識,而學生自己走出一步,就能促成科學進步。

科工館館長李秀鳳表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遠哲與他的─HOPE」特展,即日起在北館B1F圓形中庭展出,「HOPE」將陳列於展場正中央,並搭配解說展板、文獻展示、機器運作的動畫製作,讓民眾了解分子碰撞與化學反應的機理,展期即日起至明年2月底,來一窺國寶風采。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獲諾貝爾獎的重要發明「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今年6月被指定為全國首件科技國寶。記者任義宇/攝影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獲諾貝爾獎的重要發明「交叉分子束儀器(HOPE)」,今年6月被指定為全國首件科技國寶。記者任義宇/攝影

文化資產 李遠哲 諾貝爾獎

延伸閱讀

故宮國寶變身潮牌熊 「清明上河圖」庫柏力克熊誕生

草叢抓到「拇指大外星生物」耳朵長出魚鰭!學者曝稀有國寶身份:第一次看見

保全路邊驚見母鱷生1窩蛋累趴倒地!專家急救曝尊貴國寶身份:是五爪金龍

登山遇「巨角神獸」擋路不給過!正妹爬上岩壁讓牠先走 細看竟是罕見國寶

相關新聞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分級醫療進步小

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施行半年成果,健保增加廿一點四五億元收益,民眾門診就醫費用平均增加二百元、急診增加八十二元;疫後醫...

中南部持續豪雨轟炸慎防冰雹!未來1周全台有雨 僅這天有空檔

受鋒面影響,今天各地天氣仍較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今天中南部地區除了局部短暫雨,還有大範圍大雨及局部豪...

刪爭議 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

行政院會昨通過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雙法」,將原本最大爭議的「初步療效」刪除,要求所有再生技術都得進行人體試驗,但危及生命...

衛福部訪視指引出爐 3類全日托、2類高危保母加強訪視

日前1歲待出養童剴剴疑遭兒福聯盟媒合的全日托保母虐死案,托育安全引發國人重視。衛福部於剴剴案檢討會後,提出將修訂居家托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