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紅單危樓「耐震補強」再+1 華爾街大樓住戶盼社會善款挹注

僅7%上市櫃企業承諾淨零 環團:減碳不該畫大餅 籲訂有效政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開記者會指出,據金管會資料,目前全台1791家上市櫃公司,僅118家、約7%企業承諾淨零。記者葉冠妤/攝影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開記者會指出,據金管會資料,目前全台1791家上市櫃公司,僅118家、約7%企業承諾淨零。記者葉冠妤/攝影

製造業部門排碳量占全國逾5成,排碳大戶作為將是2050淨零轉型能否達成的重要指標。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開記者會指出,據金管會資料,目前全台1791家上市櫃公司,僅118家、約7%企業承諾淨零,多數企業仍在觀望,環團呼籲,政府應制定有效的政策工具,強化引導企業減碳,而不是只停留在鼓勵企業資訊揭露。

綠盟副秘書長曾虹文指出,台灣有1791家上市櫃企業,目前在金管會平台上承諾淨零只有118家,占不到7%。雖有334家、近2成的企業未承諾淨零,但已提出階段性減碳目標,完全沒有填報資料、填報研議中或沒有具體減碳承諾或目標的企業高達7成。

綠盟研究員陳震遠進一步指,若聚焦被環保署要求盤查溫室氣體的83家企業,這83家企業碳排量占全國43%,但有在金管會平台提出淨零承諾只有22家,有41家連短、中期階段性減量目標都未於平台提出。

他批評,顯然金管會要求的資訊揭露,並未起到督促大企業邁向淨零的作用,金管會既已投入公共資源建構平台,就有責任讓資訊揭露確實達到引導淨零的效果,也有責任維護資訊的準確性,金管會必須對資訊開放成效是否符合淨零政策目標進行通盤檢討。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表示,歐盟正在討論的「企業永續盡職管理指令(CSDDD)」草案,明確要求企業應提出並落實氣候轉型計畫,確保公司發展策略符合巴黎協定維持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內的規定,若企業沒有妥善制定計畫,任何人可請求歐盟各國的監督機關要求企業合規,若企業不做,則可能有財務制裁或其他行政手段。

曾虹文表示,金管會要求填報承諾的規定不具強制力,是近半數公司沒有填寫的主因。當國際上的氣候目標與轉型計畫從自願性地參與、揭露,逐步地轉為各國法規管制,台灣也不能讓排碳大戶僅停留在淨零承諾、短期減碳目標與措施的訂定,更不能讓高達7成的上市櫃公司連階段性的減碳目標都未訂定或公開。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副主任黃偉鳴回應,周二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主持的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已檢討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的實質內容,包括如何創能、節能、產業減碳,並加強公正轉型課題,永續會討論結果日後會公開說明。

他強調,不論是企業減碳或做相關承諾,首重就是揭露,環保署已經公告兩批、近500家的製造業跟發電業必須逐年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些廠家占國家整體排放量約8成,金管會也要求上市櫃公司分四階段申報,目的是讓大家了解企業排碳行為,也讓企業重新審視、擬定相對應措施,有關環保署的盤查登錄,若廠家未遵循,就會接受氣候變遷因應法處分。

氣候變遷 減碳 環保署

延伸閱讀

證交所「淨零永續人才育成班」開訓 培育企業永續人才

金管會人事搬風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將接檢查局副局長

金管會出招防爛尾樓爆雷 要求銀行強化信託

防民眾買房踩雷 金管會下令銀行採取三大措施

相關新聞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蘇丹紅風暴又起 170公斤成品流通全台10縣市

蘇丹紅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北市優奇公司送檢自家黑胡椒粉產品,檢出蘇丹3號、4號,已進一步送食藥署檢驗,新北市衛生...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分級醫療進步小

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施行半年成果,健保增加廿一點四五億元收益,民眾門診就醫費用平均增加二百元、急診增加八十二元;疫後醫...

中南部持續豪雨轟炸慎防冰雹!未來1周全台有雨 僅這天有空檔

受鋒面影響,今天各地天氣仍較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今天中南部地區除了局部短暫雨,還有大範圍大雨及局部豪...

刪爭議 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

行政院會昨通過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雙法」,將原本最大爭議的「初步療效」刪除,要求所有再生技術都得進行人體試驗,但危及生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