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善的循環變調?我駐立陶宛代表處恐更名「台北」 外交部回應了

家屬錯愕…太魯閣號事故地又發現11罹難者骸骨 台鐵回應了

富邦董娘陳藹玲率親友團自備餐盒看球賽 帶頭減廢減碳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藹玲手拿可以循環使用的環保杯,也自備餐盒,鼓勵消費者減量減廢救地球。圖/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提供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藹玲手拿可以循環使用的環保杯,也自備餐盒,鼓勵消費者減量減廢救地球。圖/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提供

新莊棒球場昨晚上演富邦悍將與中信兄弟賽事,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的妻子陳藹玲眾多親友團,注意力不光在球賽球星,還有很多關於環保減碳、自備餐盒等話題,大家紛紛秀出自家餐盒,邊吃邊看球賽,率先響應「自備餐盒非難事」。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推出第一波「自備餐盒」行動8月1日至9月30日開跑,蔡明忠也號召眾多棒球同好親友團,包括仰德集團、國賓飯店董事長許育瑞伉儷、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伉儷、台灣資生堂集團董事長李國祥伉儷,以及他的老同學龔天行、經天瑞伉儷,和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志根、綺顏診所院長吳敏綺伉儷、力格健護中心創辦人甘思元等運動同好,齊聚一堂,以行動展現支持。

今年7月3日到5日創地球史上最熱一周紀錄,疫情3年期間,台中垃圾爆量快3倍,從極端氣候到垃圾堆積如山,壞消息連環爆,陳藹玲號召全台與離島約400多家餐飲業者、共680家門市,推出自備餐盒享優惠活動,包括加量或套餐折新台幣5元等各式優惠方案。

「很多人都習慣自備環保杯了,自備餐盒好像是在挑戰個人習性,但不是不可能做到」,陳藹玲說,環保有三招,回收、重複使用,都屬於補救措施,減量才真正是王道,自備餐盒就是從源頭減量,也是很日常又有效的行動。

「我現在已經很習慣自備餐盒,就算是外帶一顆飯糰,大大餐盒裡有顆小飯糰滾來滾去,我都覺得很療癒」,陳藹玲笑說,「BRING YOUR OWN」是國際上行之有年的環保行動,消費者外帶自備合適的餐盒購買食物,是一舉多得、很潮的時髦行為。

不只如此,陳藹玲說,外帶用的紙餐盒或是塑膠餐盒,高溫下可能釋出三聚氰胺;塑膠袋直接裝熱食更有塑化劑的疑慮;防水防熱的包裝紙,經常含有PFAS(全氟烷酸類)這類持久性污染物質,危害免疫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氣候行動完全沒有公家補助、商家得自行吸收成本,除了優惠5元、10元,業者還要增加人力,檢查自備餐盒乾淨度或是容器材質是否適宜,以免發生後續食安糾紛,這也是目前很多知名品牌餐飲業者仍保持觀望態度,不敢輕易加入。

相較於此,新莊棒球場內的餐廳店家,一致相挺自備餐盒行動,商家表們樂意加入減廢減碳行列,歡迎民眾出門帶環保杯也記得多帶個餐盒,大家一起用行動守護下一代。

陳藹玲親友團看球賽不忘自備餐盒,號召全民減廢減量環保愛地球。圖/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提供
陳藹玲親友團看球賽不忘自備餐盒,號召全民減廢減量環保愛地球。圖/媽媽氣候行動聯盟提供

富邦 減碳 環保杯

延伸閱讀

碳有價時代來臨 經部砸百億拚3年4千家廠商減碳有成

國泰、富邦信用卡大戰 白熱化

中職/打線強勢發揮 富邦6:2獲勝

警友總會理事長交接 富邦蔡明忠接任:追隨父親腳步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MAMAMOO玟星演唱會大跳「國民健康操」國健署說話了

韓國知名女團MAMAMOO成員玟星日前來台開唱,為了寵粉更精心準備台灣人共同的回憶「Lucy健康操」,更上傳到擁有75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