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發生率、死亡率「上下震盪」 口腔司明年接掌防治業務

台東縣原鄉部落族人在聚會上,邀請族人簽署公約遠離口腔癌及保護青少年遠離菸檳酒。圖/台東縣衛生局提供
台東縣原鄉部落族人在聚會上,邀請族人簽署公約遠離口腔癌及保護青少年遠離菸檳酒。圖/台東縣衛生局提供

台灣每年約8千人罹患口腔癌,3千多人死亡,又以30至64歲男性為最大宗。口腔癌形成原因是口腔黏膜受到菸、檳、酒的機械、化學性刺激,導致口腔黏膜病變,引發癌症。近年口腔癌發生率仍未明顯下降,又因新冠疫情,篩檢一度受阻,去年衛福部正式成立口腔健康司,將承接口腔癌防治業務重任。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近年口腔癌發生率、死亡率都是「上下震盪」,每年新發生個案還是有將近8千位,死亡數則有3千多位,顯現需要花更大力氣跟努力,推動菸酒檳防治。過去五癌(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肺癌)篩檢都在國健署,今年會將口腔業務移到口腔健康司,口腔防治經費預估明年增加一倍以上,讓更多民眾了解檳榔防治重要性。

吳昭軍提醒,透過口腔癌黏膜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根據全國癌症篩檢資料顯示,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可以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000多名口腔癌;符合政府補助對象之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每2年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異常,儘快接受正確治療,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會。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去年正式分家,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表示,口腔司於去年5月4日成立,希望針對國人口腔照護更加完善。自今年7月17日起,口腔業務陸續從國健署移撥口腔司,借助牙醫師專業,從口腔癌治療、復健復能到前端預防、教育、篩檢,做整合照護計畫,明年1月1日起,口腔癌篩檢也正式移到口腔司。

立法委員陳椒華認為,檳榔防治上須從各層面加強,像是檳榔種植、土地管理部分,就牽涉內政部及剛成立的農業部、環境部,宣導防治上,則包括教育部、衛福部,近年口腔癌防治部分縣市的發生率仍然增加,包括南投、台東等,希望透過各界努力,持續降低台灣口腔癌罹患率,也希望農業部、環境部拿出魄力,加強山坡地保護,立法取締違法檳榔種植,口腔司也要加油,希望明年有具體成果。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自99年起針對全台22縣市進行「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今年除了承辦國際研討會的桃園市未參與外,其餘21縣市皆參與調查。參與縣市依照107年成人嚼檳率,分為高嚼檳與啲嚼檳2組進行評選,共6縣市為績優。高嚼檳縣市防治力績優獎為宜蘭縣、苗栗縣、彰化縣,而低嚼檳縣市防治力績優為新竹市、台中市及高雄市。

列在高嚼檳組第一名的台東縣,不因困難度高而停止防治腳步。台東縣衛生局菸檳酒防治承辦人許薾勻今表示,台東原住民多,嚼檳榔已是一種部落文化,根深蒂固的文化,若直接告訴要求他們不吃檳榔,可能造成文化衝突、不尊重,因此會採用提供口腔癌衛教,並連結到篩檢資源;近年原民部落也協助檳榔防治,例如當地社區協會,會自制菸酒檳防治海報,今年更結合當地慶典,以簽約防治檳榔的公約方式,邀請族人簽署,要以身作則減少喝酒、吃檳榔,保護下一代族人不受菸酒檳危害。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發表「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台灣檳癌防制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今年七月起中央檳榔防制業務將轉由口腔健康司主管,期待未來中央、地方能全面性、政策有延續性地保障國民口腔健康。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發表「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台灣檳癌防制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今年七月起中央檳榔防制業務將轉由口腔健康司主管,期待未來中央、地方能全面性、政策有延續性地保障國民口腔健康。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立法委員陳椒華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立法委員陳椒華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台東縣原鄉部落族人在聚會上,邀請族人簽署公約遠離口腔癌及保護青少年遠離菸檳酒。圖/台東縣衛生局提供
台東縣原鄉部落族人在聚會上,邀請族人簽署公約遠離口腔癌及保護青少年遠離菸檳酒。圖/台東縣衛生局提供
國健署長吳昭軍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國健署長吳昭軍今出席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發表「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結果暨頒獎。記者許政榆/攝影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發表「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結果暨頒獎。記者許政榆/攝影

口腔癌 台東 癌症

延伸閱讀

我國口腔癌每年增8千人 9成患者為男性

學者籲每2年調漲菸捐 國健署:113年例行討論

迎第1萬名試管寶寶 父讚不孕治療補助是註生娘娘

平均每日增23人罹口腔癌 吳昭軍:晚期治療存活率僅4成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