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再生醫療是什麼?雙法草案初審通過 三大爭議一次看

2025紐西蘭乳品關稅衝擊 我酪農發起連署籲外界重視

2025台紐貿易協定生效後,紐奶及其製品進口關稅降為零,衝擊我國酪農生計;酪農心生焦慮,並在網路上連署,短短幾超過千人響應,呼籲外界關心台灣酪農的未來。本報資料照片
2025台紐貿易協定生效後,紐奶及其製品進口關稅降為零,衝擊我國酪農生計;酪農心生焦慮,並在網路上連署,短短幾超過千人響應,呼籲外界關心台灣酪農的未來。本報資料照片

2025台紐貿易協定生效後,紐奶及其製品進口關稅降為零,衝擊我國酪農生計;酪農心生焦慮,並在網路上連署,短短幾天超過千人響應,呼籲外界關心台灣酪農的未來。

根據統計,台灣酪農戶僅剩下約500戶;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表示,台灣鮮乳的優勢在於運送路程短、新鮮;從乳牛搾乳到上市可能一天就出現在架上了,因此,近期酪農也提議,是否目前的鮮乳標章,可以更改為「國產」鮮乳標章,與進口乳品能有明顯的區隔,消費者也能認明。農委會也正在思考討論中,不久的將來,協會將對外召開記者會,讓社會大眾更了解酪農的現況與困境。

連署書上說明,乳業危機已迫在眉睫,剩不到兩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就要全面生效,近在眼前的還有台灣積極想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及台美貿易協定等,都會嚴重衝擊台灣本土乳業。面對來勢洶洶的進口乳品,政府是否有看到這個危機?是否有為酪農產業做好面對衝擊的規畫,還是放任乳業自生自滅?酪農們想問政府,除了要求酪農減少牛隻頭數、減少生乳產量外,有沒有積極的政策協助乳業尋找出路。

方清泉表示,2023年8月農委會升格成農業部,對於農業未來願景更具重要性,希望農業部門轉型發展之際,也能帶領台灣酪農產業的同步前進。

方清泉說,全國酪農戶呼籲政府盡速研擬「2025因應台紐貿易協定配套措施」及中長期「2030年乳業發展白皮書」,引導乳業短、中、長期的發展方向,協助畜舍改建升級、促進畜牧業廢棄物資源循環再利用、強化乳品產銷調節、開發生乳多元化應用、落實乳製品的食農教育等,讓酪農明確知道是該繼續往前進、鼓勵兒女接班,還是趕緊踩煞車、做好退場準備。

他說,希望政府認真面對這次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生效後對本土乳業的衝擊,事實呈現,今年已有牧場因乳廠收購緊縮,被迫提前結束牧場營運,請政府看到酪農的痛楚與心聲,協助台灣酪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兼顧消費者可以買到台灣在地牛奶的權益。酪農人數不多,力量不大,但不希望看到台灣酪農產業被消失,更不希望看到台灣孩子,未來再也喝不到台灣在地的「鮮」奶。

牧場 農委會 農業部 關稅

延伸閱讀

零關稅進口乳衝擊我酪農生計 農委會:多方案協助轉型

【Daily Podcast】泰國國會投票,皮塔無望成為總理/紐西蘭奧克蘭槍擊案/俄羅斯空襲烏克蘭黑海港口糧食設施

紐乳後年零關稅衝擊我酪農業 陳揆:產銷輔導要加把勁

【專家之眼】紐牛尚未零關稅 農委會已先斷我酪農胳臂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