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解禁立院投票「團進團出」 掀藍綠白競合戰

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被訂光 輝達、超微一路包到明年

健康主題館/染髮太頻繁 頭皮過敏狂掉髮

染髮頻率應該間隔三個月染一次,否則容易傷害頭皮。圖/123RF
染髮頻率應該間隔三個月染一次,否則容易傷害頭皮。圖/123RF

●年紀大、季節變換、過度染髮,頭皮易過敏

●染髮應間隔三個月、燙髮一年不超過兩次

●五大頭皮脆弱族群不建議染髮

剛踏進60歲大關的陳姓男子,近期參與親友聚會,一頭白髮嚇壞眾人,他笑稱,頭髮早就白了,一直都是靠染髮維持黑髮,最近可能是年紀大了,染髮後頭皮嚴重過敏,癢到他把頭皮都抓紅,導致前陣子掉髮嚴重,最後索性不再染髮,他也愈來愈適應白髮造型。眾人笑說,「果然得開始服老了」。

過度清潔與搓揉 更易敏感

染髮5撇步 製表/陳雨鑫
染髮5撇步 製表/陳雨鑫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臨床上常見發生頭皮敏感問題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年紀、溫濕度變化、過度染髮或清潔等。尤其隨年紀增長,頭皮的角質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受到刺激;溫度、濕度變化以及季節交替期間,頭皮也會相對於其他時刻敏感;若過度染髮,會因染髮劑的化學物質,不斷接觸頭皮,增加頭皮刺激,過度清潔則會因過度搓揉頭皮而導致敏感。

頭皮敏感的症狀,包含頭皮刺痛、搔癢感、疼痛、燒灼感等,當頭皮失去保護屏障,容易讓頭皮的表皮水分喪失,進而導致頭皮不舒服、頭皮敏感的情形出現。

頭皮過敏容易引起掉髮,趙昭明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因過度染髮導致頭皮敏感進而引起掉髮。染髮劑分為永久、半永久,頭髮主要分為三層,角質層或表皮層、皮質層、髮髓,永久性染劑為了要讓染劑附著到髮髓,會使用較為刺激的化學藥劑,如氧化染料、過氧化氫等;半永久的染劑主要是附著在表皮層,最多到皮質層,多會使用苯甲醇等化學溶劑。

依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染髮的頻率應該為間隔三個月染一次,燙髮則是一年不超過兩次,否則容易傷害頭皮。同時提醒五大族群,最好避免染髮,包含曾使用染劑引起過敏或身體不適者、皮膚過敏測試有異常者、頭頸部以及臉部有腫脹受傷或皮膚疾病、生病後處恢復期或處懷孕期間、有腎臟疾病或是血液相關疾病者。

泡泡染停留太久 嚴重掉髮

趙昭明表示,現代人幾乎沒辦法符合食藥署建議,間隔三個月染髮一次,只要出現「布丁頭」(髮根長出原髮色,形成類似布丁顏色),就會馬上補染,且補染通常都是補染髮根,對於頭皮刺激大。他曾收治一名56歲男性患者,為了補染頭髮,自行採購泡泡染染髮,該產品訴求邊洗頭邊染髮,他邊搓邊用,為求效果,染劑停留頭髮時間過長,當他一洗完頭,頭髮直接掉一半。

趙昭明說,泡泡染使用更強的化學藥劑,讓民眾可以在洗頭的時候,顏色可以著色,如果本身頭皮狀況不佳,又錯誤使用泡泡染,極可能會立即造成掉髮。

食藥署強調,染髮劑屬於特定用途化粧品,選購時務必確認購買的產品為衛福部核准的染髮劑,並牢記「染髮5撇步」。

掉髮 染髮劑 頭髮

延伸閱讀

染髮後掉髮多因「頭皮敏感」引起,5族群要避免!安心染髮5撇步

酷暑防曬,3部位最易忽略!挑防曬產品先搞懂UVA、UVB

酷暑防曬策略 醫:3部位最易忽略 曬太陽選「這時間」最好

朴敘俊顏值崩盤?日雜封面照「帥度直線下墜」 瀏海中分貼頭皮連粉絲都崩潰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