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大多禁止露營車宿 行前做功課避免掃興

圖為南投縣奧萬大森林遊樂園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南投縣奧萬大森林遊樂園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露營車宿行不行4

不少民眾喜歡開露營車出遊,但國家風景區露營車位全台只有150個,森林遊樂園及國家公園對露營也是限制多,要享受野炊樂趣及露營車宿的便利,出發前要先做好功課。

這類露友往往選擇租賃或購買露營車、加掛露營拖車的方式,不過除了在合法露營區之外,若停放在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等從事露營行為,必須需要符合主管機關的規範,否則主管機關都可以依法開罰。

交通部觀光局指出,以觀光局管轄的國家風景區為例,目前只有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縱谷國家風景區及茂林國家風景區有開放露營車停放使用,而且只限定露營區可以停放,總計全台風景區的露營車位數只有150個。

觀光局表示,依照各國家風景區公布的禁止事項,大多禁止在停車場、步道、自行車道、涼亭、廊道、草皮、景觀平台、遊客中心戶外及沙灘等場域從事炊煮、露營或生火等相關行為,包含違規接水接電等,違反規定者都可以依照觀光發展條例第64條第2項規定開罰新台幣5000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觀光局指出,風景區確實有發生車子亂停、違規野營、生火炊煮等情況,目前執法時仍以勸導為主,尚未有開罰案件,呼籲旅客駕駛露營車出遊,應該要先查詢露營地點的相關規範,以免違規遭罰。

至於國家公園只有指定區域可以露營,例如墾丁國家公園的鵝鑾鼻露營區、太魯閣的合流營區、綠水野營地等,提供一般遊客使用;玉山等其他國家公園可以紮營的地點,多是配合登山路線,而且要先申請入園入山,在這種情況下,無法也不適合開著露營車前往。

依據「國家公園法」以及個別國家公園的公告,為了維護生態環境及保護野生動物,嚴禁生火、不餵食野生動物、不丟棄垃圾及廚餘、禁止將車輛開進規定以外之地區等,都是最基本的規定,未遵守規定者,將依國家公園法及相關法規開罰。

如果在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過夜,例如要太平山等,必須到園區內的山莊住宿。農委會林務局指出,國家森林遊樂區停車場僅供停車使用,加上山區天氣變化大,考量遊客安全,沒有提供車宿。

林務局說,國有及公有林地面積有185萬公頃,山岳林立、生態多樣,歡迎民眾走向山林,但是在生態保護區域,包含國家公園法的生態保護區、森林法的自然保護區、文資法的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育法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都有承載量等規範與罰則。

林務局也說,生態保護區外的林地也會因為遊客爆量而使森林環境退化,因此已送行政院審議的森林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授權農委會(國有林)、縣市政府(公有林)針對有衝擊生態環境之虞的林地,就承載量、宿營地點(例如距離湖面一段距離)及交通工具的使用限制等三大面向訂定規範。

目前依據森林法、森林遊樂區設置管理辦法,未依公告或指示違規停放露營車及露營車宿,若發生污染地面、水體或製造噪音者,可處新台幣1000元以上、6萬元以下罰鍰。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露營區

延伸閱讀

台中露營區關10多家 業者怨法令繁瑣

宜蘭5處露營區「環境敏感」遭勒令停業 立委要求暫緩

疫後台中露營區關了10多家 業者怨新法太繁瑣令人怯步

夢幻露營地點暫停營業 溪頭露營區整修招標廠商競爭激烈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明天白天高溫約27至33度,南部局部地區有機會達到36度以上高溫,但周三、四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水氣...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很有感!17:45花蓮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

今天17:45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宜蘭、花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