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鴻海(2317)股價越來越靠近郭台銘當年所說的200元! 專家:他身價將破3千億大關

以軍戰車進入拉法!哈瑪斯接受暫時停火後 以色列揮兵拉法

700萬人次用TPASS「中南部只占2成」 專家:補貼非特效藥 便捷才是重點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上路九天,中彰投苗、南高屏生活圈使用人次,合計僅占整體的兩成,顯示低廉月票補貼非特效藥,交通觸角能否延伸至最後一哩路,才是促使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關鍵。記者任義宇/攝影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上路九天,中彰投苗、南高屏生活圈使用人次,合計僅占整體的兩成,顯示低廉月票補貼非特效藥,交通觸角能否延伸至最後一哩路,才是促使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關鍵。記者任義宇/攝影

北中南三大生活圈的TPASS通勤月票上路九天,共約七百萬人次使用,但八成使用人次集中在基北北桃生活圈,中彰投苗與南高屏生活圈只占兩成。

專家分析,此統計數據初步反映低廉月票補貼絕非特效藥,速度與便捷才是重點,少了最後一哩路,難以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

公路總局昨發布統計資料,七月一日至九日,三大生活圈共四七點一萬人次加值購買TPASS,其中基北北桃生活圈為卅三點五萬人次,中彰投苗有二點三萬人次、南高屏有十一點三萬人次。尤其不斷強調月票價格低廉的中、南部,南高屏生活圈自本月四日起,每日購買月票人次最高僅三千;中彰投苗生活圈從三日至九日,共僅增加三千人次。

再分析使用人次,北部生活圈占整體使用人次的八成,中部與南部合計僅兩成,初步反映政府大張旗鼓補助,鼓勵民眾搭公共運輸,但中、南部公共運輸的硬體建設不足、習慣尚未建立,即便有月票也難提升民眾的購買與使用量。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表示,旅行成本與旅行時間是人們使用運具的兩大考量,尤其後者才是關鍵;換言之,一旦等候、步行的時間過長,便會失去使用公共運輸的誘因。

邱裕鈞預估,暑假過後,北部生活圈使用TPASS的人次會超過八成;至於中南部,仍尚待時間,養成使用公共運輸的習慣,或許政府可以藉由月票讓業者開發更多客運路線、刺激更多班次接駁,否則業者因搭乘人次少就減班,將成為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表示,不否認政府推動月票、提升公共運輸使用的決心,但並非唯一解方;城市公共運輸相對密度高,使用人次占多數,此事固然無法即刻解決,既然要締造行的福祉,就不能不考量城鄉差距問題,更不能寄望TPASS月票會是強心針。

林志學直言,交通部內部調查都直指,運輸便捷度才是吸引更多人使用公共運輸的關鍵,票價並非主因。當前月票採補助制,對經營客運等公共運輸事業的業者而言,做多做少都賺得差不多,少了追求運務發展的企圖心;他建議可借鏡日本經驗,讓運務本業進化為多角經營,業者有盈餘後,就有望深耕擴及更多路線班次。

TPASS 公共運輸

延伸閱讀

TPASS達700萬使用人次 北部最捧場占8成中南部僅2成

TPASS問題紛陳 政策還須再進化

台中公共月票破2.1萬人購買 彰化人為市民限定專案遷戶籍

TPASS通勤月票累計641.3萬人次使用 捷運315.7萬人次居冠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省半小時 國1接台74交流道 13日通車

國道一號大雅交流道周邊常塞車,高公局推動國一銜接台74線交流道工程,歷經14年即將完工,預計13日舉辦通車典禮。立委楊瓊...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明天白天高溫約27至33度,南部局部地區有機會達到36度以上高溫,但周三、四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水氣...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