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釗燮親上火線批徐巧芯洩密 揚言這兩天就會提告

航空雙雄回檔休息 這檔航空股卻衝上漲停鎖死

陸企在日銷售的產品標示:請日本政客把核汙水喝了!

酷暑防熱傷害 外出暈眩虛弱須休息降溫

醫師提醒,預防熱傷害要避免長時間曝曬或高溫密閉環境,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感到暈眩虛弱務必休息降溫。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醫師提醒,預防熱傷害要避免長時間曝曬或高溫密閉環境,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感到暈眩虛弱務必休息降溫。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今天全台天氣炎熱,醫師提醒,預防熱傷害要避免長時間曝曬或高溫密閉環境,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感到暈眩虛弱務必休息降溫。

中央氣象局發布高溫資訊,今天中午前後雲林縣、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花蓮縣、台東縣為黃色燈號。

根據衛生福利部新聞資料,今年6月截至29日,共已有510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較去年6月280人次增加。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薛承君告訴中央社記者,環境高溫造成熱傷害症狀,臨床上分兩大類,較輕微為熱衰竭,病患體溫偏高但小於40度,症狀有噁心、頭暈、頭痛、虛弱無力,甚至暈倒、抽筋等;但當體溫超過40度,就是嚴重熱傷害,一般稱熱中暑

對於熱衰竭,薛承君說,病人會大量流汗,因曝曬導致體內產熱速度超過排熱速度,熱不斷累積,身體代謝率持續上升,形成惡性循環,身體失調大量排汗、脫水,並可能因離子失調發生抽筋。

若熱衰竭惡化,薛承君指出,就可能發生熱中暑。因身體沒有多餘水分可以排出、汗水想流流不出,病人身體看起來會很乾燥,全身處在40度以上高溫,且因為大腦中樞已經沒辦法調節,病人可能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可能休克,危及調節身體水分的腎臟。

薛承君表示,此時可能全身出現發炎反應,且腎臟受傷、無法排汗恐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肌肉開始溶解,分泌毒素,持續惡化可能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這就是為什麼小朋友被誤鎖在高溫車內可能遭活活熱死。

需要特別注意熱傷害的族群,薛承君說,代謝能力較差的老人、表皮面積較大的小孩和慢性病患都要注意;此外,在戶外工作的勞工、軍人、運動選手也容易產生勞動型熱傷害。

若無法避免在高溫環境工作,可以戴帽子、穿著寬鬆、透氣涼爽的衣服,有虛弱感就要適當休息,若有短暫暈厥或抽筋情況,一定要趕快到陰涼處休息,並利用吹風、灑水,或冰敷腋下、頸部、鼠蹊部等方式降溫,千萬不能馬上回到太陽下工作,避免身體進一步失調造成熱中暑。

中暑 熱衰竭 高溫

延伸閱讀

太熱了!66歲男騎士疑中暑自撞重傷 醫師:注意熱衰竭

炎暑恐熱傷害 國防部:演習增加預防能力

端午連假高溫襲台 老人家單獨出門當心熱傷害

夏至天氣炎熱 花蓮縣消防局提醒預防熱傷害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衛福部喊封鎖Telegram 他批「連中共都管不著」:最愚昧做法

非法性影像論壇「創意私房」因藝人黃子佼為高級會員,引發眾怒,而「創意私房」遭封網後,日前又疑似在Telegram群組重啟、招收新成員。對此,衛福部表示,不排除讓全台無法使用Telegram。此事也引發PTT網友炸鍋,粉專《名為變態的神父》更表示,Telegram連中共都管不著,建議衛福部想一點務實的做法。

台鐵票價凍漲29年擬調整 交通部:最新方案下半年提出

台鐵已29年未調漲票價,今年起公司化,票價是否調漲受關注。交通部次長胡湘麟會前接受聯訪時表示,台鐵票價已29年未調整,交...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