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中彰交界溪尾大橋驚見2鴕鳥逛大街 警民聯手圍起來

沈建宏遭控約砲!前女友改口認:他劈一次腿而已

上億遺產不給親人!他被判「剝奪繼承權無效」 呂秋遠提醒預立遺囑注意10件事

長者端午頻吃粽可能腸堵塞 北慈醫師建議做三點安心吃

歡度端午佳節的同時也要注意腸胃保健,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慢性腎臟病的銀髮族群應少吃粽子或忌口。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歡度端午佳節的同時也要注意腸胃保健,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慢性腎臟病的銀髮族群應少吃粽子或忌口。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端午佳節到來,不少民眾都會吃粽子應景,有許多長者在佳節期間更以粽子為每餐主食,導致腸胃科門診求診者增加。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龔子翔建議,主要食材糯米對長者腸胃負擔大,要食用建議以五穀雜糧類的粽子取代、每餐建議半顆為限,也盡量不要沾醬。

一名76歲的陳爺爺本身有糖尿病史,曾因攝護腺癌接受放射線治療,但因副作用造成慢性便秘,需長期服用軟便劑,他曾三天都以粽子代替每餐米飯,導致腹脹疼痛,甚至連六天無法排便,吃了軟便劑也不見改善。龔子翔透過腹部X光與電腦斷層發現陳有腸阻塞情況,因此給予內科藥物治療,五天後腸蠕動恢復正常,順利出院。

龔子翔說明,各種粽子主要食材都是糯米,但因本身纖維含量少,且烹煮後會產生膠質,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對年者者而言腸胃負擔大,原因在於隨著年紀慢慢增長,長者的腸胃機能會逐漸退化,包括腸胃道的蠕動變慢、消化液的分泌減少等,導致消化與吸收不良,進而導致腸阻塞。

龔子翔表示,腸阻塞指食物與水分無法通過小腸進到大腸,因而鬱積於小腸,導致小腸脹大,出現疼痛、嘔吐、腹脹與便祕四項臨床表徵,一般可透過內科藥物治療達到改善。

若是沒有及早發現被治療,小腸內累積的過多腸液會使腸黏膜屏障受損,腸道內的細菌會穿過屏障侵襲正常無菌組織和器官,此時便很有可能產生腸穿孔、腹膜炎與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龔子翔建議,長者要吃粽子,從三方面需特別注意,包含食材建議以五穀雜糧類的粽子取代糯米粽,多選擇菇類、堅果類的內餡,以利腸胃消化;份量建議每餐以半顆為限,取代白飯為當餐主食;另外也建議盡可能不要沾醬。

此外,民眾應秉持高纖、低糖、低油、低鹽的「一高三低」飲食原則,搭配川燙的深綠蔬菜,維持營養均衡;餐後也要記得進行適當的運動,如快走、慢跑、踩腳踏車等,消耗熱量的同時也有益於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龔子翔看診示意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龔子翔看診示意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左圖為治療前,影像中黑色區塊為氣體鬱積於腸道,導致腸阻塞;右圖為治療後,鬱積處明顯消散。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左圖為治療前,影像中黑色區塊為氣體鬱積於腸道,導致腸阻塞;右圖為治療後,鬱積處明顯消散。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端午節 粽子 醫師

延伸閱讀

高齡長輩可以吃粽子嗎?營養師授「6原則」健康安心過端午

北港農會這群媽媽徹夜未眠包粽 就為讓獨老吃現煮熱粽

粽子包啥最不優? 網點名「3邪惡食材」:只能單吃

「天價」粽子再現 人參鮑魚粽改成禮券避監管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