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旬老人還在用iPhone 8」要換哪一支手機?果粉曝長輩機要考慮1關鍵

五月4生肖轉旺!屬牛邂逅浪漫、他們發橫財速度快

漁電共生開發使虱目魚價飆漲? 漁業署不認是影響主因

高雄某未完工的漁電共生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某未完工的漁電共生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界質疑漁電共生大量開發讓虱目魚停養,造成魚價高漲,農委會漁業署表示,110年虱目魚養殖面積8245公頃、111年為7527公頃。其中111年持續養殖虱目魚面積為6559公頃、轉養其他物種1686公頃外,另原養其他物種但111年改養虱目魚968公頃, 110至111年虱目魚養殖面積實際減少718公頃(-8.7%),其中漁電共生於110年以陸續進場施作,因此前述減少面積與漁電共生有關計312公頃(3.8%),不認為虱目魚價格飆漲,是因為漁電共生影響。

漁業署表示,台灣大宗養殖物種多為廣溫性、廣鹽性等環境適應力強的種類、產銷通路暢通可即時送達、國際水產品貿易發達等特性。因此養殖漁民會依上、當年度國內外市場變動、自身養殖環境、養殖技術門檻,動態性調整養殖物種及數量。因此提供正確產銷資訊,避免外界以偏蓋全錯誤解讀,或不恰當比較,造成漁民搶養,甚衍生後續產銷失衡。

漁業署說,虱目魚每年約有8成維持虱目魚養殖(含越冬苗培育)使用;1成轉養其他物種,以文蛤及吳郭魚佔大宗,餘下1成為整池、休養。再依養殖漁業放養量查詢平台,台南市虱目魚養殖面積106至111年養殖面積由6041公頃減少至4138公頃,減少1903公頃(-31.5%),惟今年台南市放養量申報至6月30日截止,目前申報率僅約5成,另下半年亦有虱目魚苗越冬養殖,故虱目魚養殖面積仍會有變動。

漁業署表示,虱目魚為國人普遍食用魚種,且其魚價受其產季集中上市影響,因此魚價應以全國13處批發魚市場並以同一區間價格作比較。查112年第一季(1-4月)虱目魚出口量為1355公噸,較111年同期成長18.2%;又每年5-7月正值越冬魚產季末,依例此時魚價為全年最高,112年5月全台13處消費地魚市場虱目魚平均魚價111元/公斤,與111年同期相仿(+0.2%)、與近3年同期平均上漲26.3%。

漁業署說,因虱目魚價上漲,已吸引漁民回流養殖,112年至5月底虱目魚放養量,較111年全年放養量成長4.8%,放養量已恢復至歷年水準,預估下半年產季量價可望逐步回穩。

嘉義布袋大型魚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場,主要建築在鹽灘地,過去曾引發候鳥棲息地爭議。圖/本報資料照片
嘉義布袋大型魚電共生太陽能光電場,主要建築在鹽灘地,過去曾引發候鳥棲息地爭議。圖/本報資料照片

漁業署 漁民

延伸閱讀

苗縣各漁港改善計畫 漁業署再加碼添購鏟土機、曳引機

【專家之眼】誰說謊?誰讓我們吃不起虱目魚?又是他

漁業署速發出口證明 助太平洋黑鮪空運保鮮

久旱不雨轉暴雨 彰化文蛤大量死亡損失一億多 農民盼補助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