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梅雨滯留鋒還沒出現打破紀錄?鄭明典:沒辦法說對或錯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說,上次最晚出現梅雨滯留鋒,是在2018年的5月31日至6月4日,從預報資料來看,今年仍未出現,「應該算是破紀錄了。」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受訪表示,這是特定觀點的說法,可以參考,但沒辦法說對或錯,氣象界對相關判讀各有見解,此事很主觀。
鄭明典表示,氣象界對梅雨滯留鋒的判讀,並無單一共識,目前引用最多的是王時鼎約20多年前做的合成圖。他解釋,滯留鋒只是地面上的一種特徵,除了單一變數外,仍要考量梅雨鋒面移動性相對較弱等眾多條件變因。
他說,在梅雨鋒的定義中,西南氣流是必要條件,今年確實沒有很明確、足夠強勁的西南氣流,或許可說典型梅雨鋒面好像還沒發生,但今年也仍有西南風,因此不能一刀兩段論斷。
何謂滯留鋒?據中央氣象局官方說明指出,若冷氣團與暖氣團勢力相當,鋒面移動不明顯,會徘徊或停滯於原地,就稱為滯留鋒。
中央氣象局表示,台灣每年5月、6月的梅雨季,期間常帶來豪大雨的梅雨鋒面,就是滯留鋒;在滯留鋒附近,充沛水氣上升凝結,成雲致雨,也因滯留鋒移動緩慢,時常帶來持續好幾天的不穩定天氣,而滯留鋒影響期間,常造成顯著豪大雨,甚至出現劇烈天氣,帶來雷擊、淹水、坍方、土石流、山洪暴發等災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