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推動癌症新藥暫予支付制度 兩款藥品下半年生效

健保署建立暫予支付制度,今年5月1日生效給付膽管癌新藥;另MET exon14基因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及神經母細胞瘤癌,預計今年下半年生效給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署建立暫予支付制度,今年5月1日生效給付膽管癌新藥;另MET exon14基因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及神經母細胞瘤癌,預計今年下半年生效給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保財務有限,癌症患者使用新藥治療,往往需要等待漫長的時間,病友團體多呼籲應仿照英國成立「癌藥基金」,在有更多的財源挹注下,增加癌友使用新藥的可近性,在癌藥基金未設立前,衛福部健保署建立暫予支付制度,今年5月1日生效給付膽管癌新藥;另MET exon14基因突變非小細胞肺癌及神經母細胞瘤癌,也已獲健保共同擬訂會議通過,預計今年下半年生效給付。

健保署建立暫予支付制度,是為加速癌症新藥給付,以評估在健保給付之初,雖有臨床治療潛力,但仍有高度臨床療效不確定性及高財務衝擊的癌症新藥,透過搜集約兩年真實世界數據及臨床試驗資料,若具有堅實臨床實證基礎,並在未來兩年給付期間獲得驗證,才可繼續獲得健保給付,而無效藥品則會退場,確保資源用於在刀口上。

為考察英國「癌藥基金」制度,健保署長石崇良、國健署長吳昭軍及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林時宜等人,於本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會前赴英國,拜訪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及英國國民健康服務署(NHS)官員,就創新藥品基金(IMF)及癌藥基金(CDF)運作模式、醫療科技評估(HTA)、多元財務管控機制等議題進行交流。

石崇良說,英國健保財務制度,同樣受到價格高昂新藥、新科技,以及具不確定性治療成效的影響,因此進行交流。英國2011年時,政府另撥付一筆預算建立癌藥基金,目前反應不錯,讓病人及早可以使用新藥,並同時有緩衝機制,讓未有明確療效,或對於財務衝擊較大的藥品,以兩年為原則進行評估,是否納入常規醫療等。

石崇良表示,英國癌藥基金最大問題仍是對財務衝擊,一年基金所需費用約新台幣130至140億元,如何控制財務,不要變成財務黑洞,以及讓無效新藥退場機制,避免癌藥基金嚴重超支,其評估方法、使用人數、實證數據等,也都是一項挑戰,需要持續研究。

石崇良指出,此次與NICE簽署合作協定,雙方聚焦在HTA的人員訓練及技術研討,未來可透過與NICE的深入合作,第一手接觸國際HTA的最新趨勢、評估流程和方法,及真實世界資料的應用。

衛福部長薛瑞元說,還沒有去英國前,衛福部已從各項資料進行了解,並規畫暫予支付制度,沒想到這部分和英國有很大的雷同度,目前經暫予支付制度的新藥要費,仍是在健保總額內,未來再來思考,藥費是在健保總額內規劃專款,或是在總額外,而與英國

這次一起前往英國參訪、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說,部長薛瑞元於今年指示,健保署規畫建立暫予支付制度。至於,未來是否透過「癌症防治法」修法設立獨立基金,或在健保制度爭取預算,仍待各界溝通獲取共識,重點在有限資源下,讓癌症新藥給付效益達到最大化。

健保署長石崇良(右二)與NICE共同簽署合作協定,未來將深化雙方資訊交流及人員訓練。圖/衛福部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長石崇良(右二)與NICE共同簽署合作協定,未來將深化雙方資訊交流及人員訓練。圖/衛福部健保署提供

健保 英國 癌症

延伸閱讀

籌設癌藥基金重要里程碑 石崇良:與英國NICE簽署協議

WHA突圍策略 薛瑞元:以實力和國際交朋友

薛瑞元視訊談WHA 台灣做法更超越

薛瑞元:WHO繼續排除台灣 顯著威脅全球公衛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國旅低迷 中秋訂房率不到5成

新冠疫情後出國潮湧現,國旅觀光大受影響。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各連續假期國旅訂房率普遍不超過六成,中秋、國慶連假更創新...

政院只為夜班護理師加薪 恐加速護理人力流失

醫院臨床護理荒,民眾未來看病住院也心慌。行政院擬發放400元至1000元「夜班津貼」,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感謝...

中秋賞月 氣象署:大台北、東半部要在雲縫中找找

明天起三天中秋節連假,中央氣象署技正羅雅尹上午指出,明天中秋節要賞月,大台北及東半側雲量稍多,要在雲縫中找找看,有機會看...

中秋連假國道車潮今提前湧現 國5明天清晨恐接力繼續塞

明天中秋節三天連假及國慶日連假(10月7日至10月10日)將至,高速公路局預估, 中秋交通量最高為123百萬車公里,國慶...

呼吸道感染 台大兒科病房全滿

今年秋冬病毒、細菌活躍,醫療院所湧現兒科病童,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症病例大爆發,台大兒科病房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