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水上活動多了新選擇 滿州港口樂享親海獨木舟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圖/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圖/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包含潛水、衝浪、拖曳傘、水上摩托車等熱門水上活動均納管且蓬勃發展,墾管處3年前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經營者需有合法申請登記、配救生衣、每名合格教練最多帶客10人,繼車城鄉後灣社區起跑後,近年成為社區生態旅遊亮點的滿州鄉港口村,歷時年餘籌備於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

無動力的獨木舟和立式划槳適合在小風浪的潟湖和灣區近岸玩,墾管處在「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方案」納入開放6處合法海域,除了最早試辦的車城後灣,包括墾丁南灣沙灘右側、船帆石、後壁湖航道東側潟湖區、恆春萬里桐、滿州鄉港口溪出海口;為了遊客安全,活動範圍限定距岸200公尺內,以社區經營為主,需有合法申請登記、配救生衣和合格教練。

「開放無動力獨木舟海域,不僅是實踐友善環境的具體作為,也為社區生態旅遊增添亮點!」滿州鄉長古榮福說,動力式水上摩托車和船艇的引擎排放廢氣汙染環境,獨木舟靠個人體力操槳,操舟簡單容易上手,是「愛地球」的親海方式,在有專業證照、熟悉水上救生、潮汐和海流的專業教練帶領下,安全地引領遊客感受迷人的港口溪景緻,在出海品享受人與大海間的對話。

滿州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秀蘭說,港口村是位於墾丁國家公園邊陲地的小漁村,在老字號的佳樂水風景區外,社區近年推動生態旅遊,包括賞陸蟹、林試所一樹成林的白榕園,「恆春三寶」之一的港口茶體驗等,都是友善環境的無碳輕旅行,當地也是墾丁衝浪勝地,新開發的獨木舟遊程,對環境影響低且安全性高,親子客反映尤佳。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記者潘欣中/攝影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記者潘欣中/攝影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記者潘欣中/攝影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記者潘欣中/攝影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圖/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墾管處3年前開放6處無動力的獨木舟合法水域,滿州鄉港口社區結合生態旅遊自上周起營運,墾丁海域水上活動又多了新選擇。圖/港口社區發展協會

墾丁 獨木舟 生態旅遊

延伸閱讀

「我們在同一條船上」 大山國小畢業生自製獨木舟下水

重回16年前「海角七號」拍攝地 田中千繪帶前世情人遊墾丁

苗栗竹南外海獨木舟翻覆 海巡馳援2人獲救

續談港口協議 德國將允許陸資入股漢堡港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台大研究發現 空汙罹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平均濃度,若卅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