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撞擊瞬間曝!高雄男駕車離奇直衝分隔島 他傷重不治與3幼子天人永隔

北市信義區住宅飄屍臭!驚見女子頭罩塑膠套死亡數日 警掌握特定對象犯案

政治受難者與藝術家共創共聲 綠島人權藝術季今開幕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自即日起至9月17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登場,今舉辦開幕典禮。圖/文化部提供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自即日起至9月17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登場,今舉辦開幕典禮。圖/文化部提供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邀集結22組國內外藝術家,以跨域藝術創作開啟多元對話與國際視角,自即日起至9月17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登場。

今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舉辦開幕典禮,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林維玲、綠島鄉長謝賢裕、鄉民代表會主席何富祥等相關單位代表、總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蔡明君、協同策展人陳韋綸、蔡秉儒;參展藝術家及近百位政治受難者前輩及家屬共同與會。

李靜慧認為,藝術季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們一同參與,感到既溫馨又沉重,因為受難者的故事被遺忘、被塵封的速度很快,而藝術季的年輕藝術家們以當代的角度揭開台灣的不堪過去,期許更多年輕人藉此記住每一個歷史的傷口,並從中反省。藝術季邀請波蘭、越南、菲律賓等亦曾被殖民或威權壓迫的國際藝術家,透過交流更能相互理解彼此的歷史處境。

李靜慧亦有感而發表示,每年到人權館雖看到步履日漸蹣跚的前輩們,但不變的是他們依然抬頭挺胸,期望受難者故事不僅被家人記住,也被臺灣社會共同記憶。

蔡明君介紹今年藝術季主題「傾聽裂隙的迴聲」,以「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三大子題22組作品橫跨裝置藝術、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多元形式,其中包括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越南藝術家阮芬林、香港藝術家勞麗麗、韓國藝術家鄭庾陞等國際藝術家參展。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自即日起至9月17日,為期四個月的展期中,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也將以不同類型的工作坊與導覽活動,帶領觀眾更進一步了解作品。首場活動將於5月19日展開,邀請參展藝術家吳瑪悧從作品〈我是高草〉出發,帶領民眾進行絹印工作坊,並由策展人蔡明君進行深度導覽。

利羅伊・紐〈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圖/文化部提供
利羅伊・紐〈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 綠島 藝術家

延伸閱讀

高培華攜原住民青年藝術家達馜舞 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新北濕地藝術季徵件開跑 入選作品可獲四萬元創作基金

入選「刺客列傳」展出 藝術家洪天宇陳屍畫室 死亡逾1周

紐約個展醞釀10年 藝術家何孟娟用影像圓夢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