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內科CEO酒駕開特斯拉…撞路樹害死同事拿支票和解 法院判決曝光

蝦皮手續費猛爆式調漲…她賣760被抽快100!靠1招止血:抓到立即凍結帳號

4組最不受歡迎車牌英文代碼出爐 「衛福部」縮寫也上榜

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 病患分享無後遺症成功受孕

民眾鄭小姐患有子宮肌瘤,肌瘤壓迫造成頻尿、經血量多,她因有懷孕需求,根據高醫團隊建議,採取海扶刀療法。術後她在2020年自然產生下一子,現也懷有身孕,下個月即將生產。

高醫團隊指出,子宮肌瘤跟子宮肌腺症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婦科腫瘤疾病,容易影響著床而造成不孕。對於不想開刀和擔心藥物長期副作用的女性,海扶刀子宮肌瘤或肌腺症消融術已是目前最新治療趨勢。海扶刀具有安全性高、恢復快的特性。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今天舉辦1000 例海扶刀成果分享會,會中有2名女性分享子宮肌瘤動刀經驗。其中鄭小姐術後成功受孕產下海扶寶寶,今年要產下第二胎,也是最棒的母親節禮物。

鄭小姐說,她在2018年7月時進行海扶刀消融手術,會選擇海扶刀,主要是自己希望後續能懷孕,在術後沒有任何的不適。

另一名患者潘小姐在一年半前發現子宮肌瘤,短短半年間,肌瘤從原8公分長大至14公分。她說,當時平躺時肚子如孕婦一樣,去年4月接受海扶治療,短短幾個月肚子就恢復平坦,體重也掉了3至4公斤,也沒有肚子痛、粘黏、漏尿等後遺症。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致詞時表示,台灣約有6成的女性會有子宮肌瘤情形,有些會大到壓迫神經影響排尿,即使不太大的肌瘤也讓女生備感壓力。高醫在2015年4月引進海扶刀設備,由教授鄭丞傑和龍震宇設立南台灣第一個海扶治療中心,造福病患。

高醫婦產部部長龍震宇表示,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療(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therapy),簡稱海扶刀(HIFU)是一種無創治療方式,不開刀、無傷口、不失血,沒有傳統手術沾黏的問題,術後恢復快以及修復時間短,術後2小時就可以進食和下床活動,病患能快速恢復正常生活。

婦產部醫師盧紫曦簡報時指出,海扶刀治療主要是透過超音波影像引導下及使用放大鏡原理,把低能量的超聲波在肌瘤上進行聚焦加熱,治療過程中不會造成鄰近正常組織損傷及破壞,也不會有術後傷口疼痛、沾粘問題。

鄭丞傑指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在海扶治療3個月後開始備孕。接近更年期、之前已經有接受子宮肌瘤術後復發的女性,也可以考慮接受海扶刀消融手術,避免手術沾黏的風險。

子宮 手術 高醫

延伸閱讀

術前念阿彌陀佛!基議員急性心肌梗塞 及時裝支架保命

母親節大禮!高醫海扶刀守護子宮保生機 治療破千例

七旬男白內障手術後仍模糊 角膜移植助重見光明

陸手術室頻傳性騷擾 10台手術有3台開黃腔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醫事團體籲健保點值1點1元 薛瑞元要求先做「這件事」

健保點值低落,部分立委提案應保障0.95及1元,專家指出,若健保點值保障1點給付1元,醫界將為醫事人員加薪20%,衛福部...

台灣誰在繳稅? 國稅局實習生透露92歲阿嬤「繳700萬稅金」 網驚呼:我也希望

五月報稅季!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台灣都是誰在繳稅」為題發文,他表示,又到報稅季了,他發現每年自己都只要繳一點點,大約1000左右,身邊的人繳的稅也都不多,台灣公共支出又那麼高,「到底都是誰在繳稅?」,引發網友熱議。

台中腸病毒門診創新高!幼兒園嚴格管控家長快崩潰

疾管署公布,國內腸病毒處流行期,台中大肚區列腸病毒高風險區;台中上周就診2626人次創今年新高,短短二周增幅就達近千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