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土耳其強震救災點滴 護理師:沒有生命應被遺忘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希望護理師能為大眾帶來更光明的未來。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希望護理師能為大眾帶來更光明的未來。記者林伯東/攝影

今年二月土耳其發生強震,台北榮總急診部護理師楊淑娟、蔡慧卿立即動身前往救災,台北榮總於護師節前夕,舉辦「Our Nurses,Our Future 有護理師、才有未來」活動,由護理師分享服務的故事及感動。楊淑娟說,抵達災區時,看到斷垣殘壁的建築物十分震撼,但還來不及思考,就要立即建立基地展開救援,希望立刻救出在坍塌房舍中、沒有入口的瓦礫堆中,搶救等待救援的生命。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師楊淑娟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師楊淑娟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楊淑娟表示,救災第一、第二天有深入瓦礫堆,在侷限空間內,對生還者提供醫療照顧與急救措施,如打點滴、給予急救藥物,雖然聽不懂受困者的語言,但相信他知道這是有人在幫助他們,讓他們不再孤單。楊淑娟分享救災活動時,回想起救災的種種,一度哽咽,她說,盡她的力量希望多留下一條生命,因為沒有生命應被遺忘,「守護受困者拼了力氣留下的生命,讓結局更佳更美好。」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師蔡慧卿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師蔡慧卿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另一名前往救災的護理師蔡慧卿說,在災區執行任務時,馬路兩旁映入眼簾的都是倒塌建築物,災民就站在一旁,等待救難隊救出自己的親人,可想而知,他們的內心十分煎熬,因為不知親人是否生還。在災區雖然人經搶救生還,讓人感到十分開心,但也有人不幸往生,看到一旁的家屬因等待多天,而失望、痛哭,也會跟著難過,百感交集,這次到土耳其救災,真的是人生中難忘的經驗。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長劉雅芬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護理長劉雅芬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加護病房護理長劉雅芬分享,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常收治腦中風、腦外傷患者,當初開始推動器官勸募時,其實內心不能接受,但當約20年前遇到一名19歲女大生因車禍瀕臨死亡,家屬願意器官捐贈,幫助更多的人,延續女兒的生命,而捐出所有器官,在捐出器官時,女大生爸媽沉痛卻很堅毅,這故事在心中的刻畫很深,而投入器官勸募至今,完成54例腦死器捐。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安寧共照師黃茱楹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護理部下午舉行「Our Nurses. Our Future.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記者會,安寧共照師黃茱楹分享在專業領域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北榮總安寧共照師黃茱楹於110年參與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照護,並從親身照護視角,建立「COVID安寧重症照護模組」,設計專屬「舒適照護箱」,內含複方精油調和乳液可緩解呼吸喘及肌肉痠痛。並推廣至全院專責病房,便利醫療人員依病人需求,提供舒適照護。

黃茱楹也在專責病房建立24小時視訊群組,開啟醫療團隊與家屬針對病情解說不中斷,並讓家人透過視訊陪伴至愛,即使遠在國外也近在咫尺,溫暖告慰孤寂困厄。另創作「記憶寶盒」,包括手模拓印、全家福、醫療人員祝福卡片等便於家人珍藏,茱楹亦教導專責病房同仁如何為離世者沐浴、更衣,讓其在人生盡頭依然享有舒適與莊嚴。

器官捐贈 土耳其 強震 榮總 護理師

延伸閱讀

癲癇童沒去過動物園...北榮「牠」陪走最後一哩路 母了心願放手拔管

「有護理師 才有未來」北榮籲投資護理持續創造價值

護理師講電話「嫌儀器太吵」拔掉 85歲翁異常沒人知慘亡

專科護理師4大困境 工作近似住院醫師、薪資不到一半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