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驚慌逃竄畫面曝!醫專生持三刀中捷砍人 列車進站後車上乘客急逃命

下班雨勢升級!15縣市豪雨、雷雨齊轟 1地「災防告警」恐發生暴雨

前天就逃到台北!市府對殺人未遂犯無明確回應 議員喊話蔣萬安收心

稅收挹注長照基金 大躍進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第1季稅收挹注長照基金195億元,年增18.1%,其中以房地合一稅與遺產稅稅源增加較多,分別都年增近六成,順利達成首季預算數。示意圖。 記者杜建重/攝影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第1季稅收挹注長照基金195億元,年增18.1%,其中以房地合一稅與遺產稅稅源增加較多,分別都年增近六成,順利達成首季預算數。示意圖。 記者杜建重/攝影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第1季稅收挹注長照基金195億元,年增18.1%,其中以房地合一稅遺產稅稅源增加較多,分別都年增近六成,順利達成首季預算數。

《長期照顧服務法》自2017年6月實施後設置長照基金,長照財源包含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撥充。

今年Q1稅收挹注長照基金情形 圖/經濟日報提供
今年Q1稅收挹注長照基金情形 圖/經濟日報提供

來自稅收的財源包括遺產稅、贈與稅調整為三級累進稅率所增加的收入、菸稅調漲後所增加的收入,以及房地合一稅扣除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撥入住宅基金部分後餘額,總計有四項稅目。

在稅收財源方面,今年第1季撥入長照基金稅收共195億元,順利達到全年目標數781億元的25%,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加約30億元、年增18.1%。

其中有92億元來自房地合一稅,為今年第1季長照基金最主要的稅收財源;另外67億元來自菸稅,來自遺產稅有30億元,贈與稅則有6億元。

從各稅目來看,房地合一稅第1季入帳長照基金的稅收年增58.5%,主要是新青安貸款政策奏效,激發出30至40歲的房市剛性需求,再加上逾重稅閉鎖期後的轉手交易量,稅收勁增。

由於房地合一稅收年年成長,在2022年首度超越菸稅,成為長照基金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今年可望挑戰連三年成為主力。

另首季撥入長照基金的菸稅,年增13.6%;遺產稅年增58.5%;贈與稅則因比較基期高、年減79.5%。

此外,自今年起,房地合一稅收餘額至少應有10%進入住宅基金。今年第1季房地合一稅共撥入住宅基金10.17億元、預算數達成情況亮眼。

房地合一稅自2016年上路,扣除統籌分配稅款部分,原本剩餘九成稅款皆撥入長照基金,但過去立委質疑,房地合一稅來自房地交易,也應用於住宅政策,因此要求財政部檢討。

財政部檢討後修正相關法規,自今年起將房地合一餘額的一成稅款撥入住宅基金。

房地合一稅 遺產稅 長照

延伸閱讀

長照照顧者互助喘息線上媒合 家總拚今年全台設15據點

喘息服務低利用、缺工嚴重 家總盼長照3.0納互助式喘息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醫師翻出徵才條件傻眼:能不出包嗎?

作伙來顧社區長輩 信義鎮南宮醫事C長照站慶開幕

相關新聞

中年辭職創業「勞保、國民年金」該選誰?專家計算:差很大趕緊找工會加保!

過去繳了12年的國民年金保費,會因此浪費掉嗎?

90歲母親名下土地「賣掉或贈與」要繳270萬稅! 專家:這招能免付

黃氏兄弟的父親早已離世,黃媽媽已經90歲,名下最寶貴的財產,就是民國80年購買30坪的土地,其他的資產不多,所以遺產稅並不多。於是,眾人都開始思考黃媽媽這塊土地該如何處理呢?

阿公罹癌開刀、婆婆隱瞞病情只為早日繼承遺產?律師搖頭:沒有法律依據

有一名網友PO文,說婆婆的親生爸爸(阿公)罹患攝護腺癌需要開刀,但對家人隱瞞病情,阿公跟網友(媳婦)說想開刀治療活下去,婆婆是獨生女急著要繼承財產嗎?

照顧癌末表哥到過世...她領700萬遺產、竟要返還500萬 律師:少1關鍵沒做

癌末男子的兄弟姊妹沒有扶養他,最後由表妹扶養,表妹由表哥帳戶內領款700萬左右,法院判決表妹要返還500多萬元。 表妹照顧癌末表哥,還要返還500多萬?!只因為少了一樣靠山-蘇家宏律師

存股族股利可抵稅、怎麼繳才適合?理財達人:分2方式計算

繳稅一族看過來,雖然荷包會縮水,但還是當個好國民乖乖繳稅。這次蜜蜂爹特別整理了今年的報稅懶人包,底下做一些相關補充。

「繳稅懶人包」怎麼繳最划算? 達人整理超詳細圖表一次看懂

又到了5月的報稅季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方式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分享給朋友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