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先買後付業應導入公平待客觀念

BNPL(Buy Now Pay Later)譯為先買後付,對消費者而言為分期付款,對商家而言則是由第三方付款,該第三方則取得對消費者的分期清償債權;消費者並以讓與所購買消費物所有權的方法提供第三方融資擔保。

使用BNPL服務的消費者若未能如期還款,其應繳滯納金所適用之循環利率,通常高於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所需負擔。

為何消費者願意選擇BNPL?因為BNPL申請條件通常較為寬鬆。換句話說,選擇利用BNPL服務者,恐怕多數申請不到信用卡,也就是經銀行評估收入不穩定的個人。

有企業提供貸款服務,填補可能遭到銀行拒絕服務者的融資需求,理論上也符合普惠金融概念。然而無論我國或外國主管機關都對BNPL服務提出警訊,問題不在於這項服務不應存在,而在於所服務對象通常是金融弱勢。

參考英國金融行為監管總署所發布之公平對待弱勢消費者指引,所謂弱勢金融消費者不僅以單一因素決定,考量因素應包含健康狀況、生涯重大事件、金融韌性、金融專業能力等;且金融弱勢的判斷是在事業與金融消費者接觸的機會與情況中持續進行,希望在每個環節都有機會接住弱勢金融消費者。

各界對於BNPL疑慮就在於這項融資服務取得容易,可能使利用的人在沒有深思熟慮下,或因過於樂觀,從事超出自身財務能力可負擔的消費;縱使消費當下尚可負擔每期還款金額,但若非寬裕,一旦周轉困難,累積產生高額逾期滯納金及循環利息,對其個人甚至家庭帶來無法承受的後果。

類似社會問題,事實上我們在2005年前後即經歷過,即所謂雙卡風暴,催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立法。在今天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年代,我們更重視將問題前置管理,就是國際上談普惠金融的同時,無法忽略的「可負擔貸款」標準。

我國金融界已推廣公平待客原則近十年,其根本在於盡力提供金融服務予金融弱勢的普惠金融概念下,區別形成弱勢的情形,進一步給予適切安排。儘管目前BNPL業者,均不在我國金融監管體制下,但應不妨礙政府推廣公平待客原則至提供此類服務業者。

台北市租賃公會在主管機關要求下草擬了BNPL服務自律規範。由新聞所載草案要點觀察,似乎僅針對學生訂定防止過度消費機制,恐怕對金融弱勢範圍認定過於狹窄且單一化;交易條件揭露方面,草案僅要求事先告知消費者未依約付款而衍生之遲延利息和其他費用,在強調普惠原則下,應更重視以容易使潛在服務對象理解的方法,例如以累計六個月、一年、兩年等情形試算應償還總金額;此外,衡量消費者償債能力必須是持續性的,這又涉及消費者個資保護,以及在BNPL服務期間發現消費者面臨困難時,應如何採取適當手段,不僅考量業者自身債權,更顧及消費者社會生存。

無論這部自律規範最終版本為何,還有許多非屬租賃業的BNPL服務業者,均可以自發地在業務流程中加入公平待客的觀念,讓潛在業務限制轉而成為自身業務亮點,也是ESG的實踐。

(本文由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鍾元珧口述,記者翁至威整理)

信用卡 力可 消費

延伸閱讀

人妻沒工作帳戶只剩900元 首辦信用卡「核到高額度」嚇問:搞錯了?

為何我們花這麼多錢? 研究:支付方式增加太多

金管會要求訂中古車貸自律規範五大重點曝光

「理論是可以」…他遊日本想不帶卡靠行動支付 網揭最慘下場

相關新聞

報稅懶人包…父母60歲以上可以直接報列撫養! 3族群免稅門檻不同

每年5月申報的是前一年度的全年所得,也就是說,今(113)年5月要申報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成員有本人(納稅義務人)、配偶與受扶養親屬,列報扶養親屬。

政院通過中小企租稅優惠再延十年 加薪適用調高至6.2萬

行政院今(18)通過《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拍板延長租稅優惠實施期間十年,至2033年12月31日。此次...

中小企業加薪可抵稅 延長至122年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可延長抵稅到122年!經濟部18日研擬《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包括中小企業投資於研發的支出抵減營所稅額;以智慧財產權作價入股適用緩課稅;

5月報稅季!670萬申報戶注意 「5大變革」一次看

綜所稅670萬申報戶注意,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基本生活費調高新台幣6000元,免稅伙食費調增,減稅利多齊發;同時,2023...

報稅季來臨!勞保局:自提勞退金應從薪資所得總額扣除

報稅季節即將來臨,勞保局今提醒,為方便民眾報稅,勞保局已提供112年度勞(就、職)保、農(職)保及國保被保險人繳(計)費...

小心遺產稅變貴!拋棄繼承前請留意遺產扣除額

《遺產及贈與稅法》訂有相關親屬扣除額的規定,不過繼承人如果選擇拋棄繼承,該繼承人所生的相關扣除額就不能扣除,民眾在作出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