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去年11月罹胰臟癌…不敵病魔 華視、公視前董事長趙雅麗病逝

Google Maps「抓姦神器」1服務將消失限縮!網嘆:都靠它找回記憶

北巿東區女酒醉躺地…男趁機「當街交疊」 不雅影片瘋傳遭警送辦

家族境外信託 留意CFC申報

家族境外信託,留意CFC申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族境外信託,留意CFC申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日前公布信託適用CFC(受控外國企業)稅制解釋令,安永家族辦公室執業會計師林志翔昨(8)日提醒,境外信託並非CFC避風港,家族運用境外信託傳承時,記得兩步驟檢視是否必須申報CFC。

CFC制度自2023年起上路,個人、營利事業今年5月將首度與CFC稅制交手,財政部陸續發布相關法規,其中針對境外信託適用CFC相關規定,近期財政部提出更明確解釋。

境外信託適用CFC稅制相關規定
境外信託適用CFC稅制相關規定

林志翔指出,「境外信託」向來是高資產人士在家族傳承時常會運用的傳承工具,卻非CFC的避風港,在CFC稅制下,是以信託實質受益人為課稅對象,信託委託人將境外低稅負區的關係企業股權透過信託安排,無法規避CFC。

林志翔提醒,若家族傳承具有境外信託架構,在迎戰CFC制度時,可依循兩步驟檢視,第一是判斷信託類型是自益或他益信託,第二,判斷是否符合CFC持股比率等要件,並確認誰應該申報CFC。

依財政部解釋,孳息受益人已確定且特定者,受益人和關係人直接或間接持有低稅負區關係企業的股權合計達50%或對其具控制能力者,該低稅負區關係企業應認定為孳息受益人的CFC。

舉例來說,陳先生原本直接持有A公司100%股權,後來透過信託安排,將全數股權移轉到信託業者持有的附屬管理公司下,信託孳息受益人為陳先生的長子、次子,受益比率分別為70%、30%。

林志翔表示,前述案例顯然是他益信託,申報CFC的義務是實質受益的長子、次子,接下來要判斷CFC認定。長子受益比率70%,單個人就超過50%,A公司為長子的CFC;次子受益比率雖僅30%,但因二親等內關係人須合計,加計長子的70%後為100%,A公司也是次子的CFC。

林志翔提醒,CFC申報包含相關揭露規定,前述境外信託架構下,受益的子女們,只要其中一位有申報CFC,其餘子女也難以規避,常見也可能發生兄弟鬩牆,互相檢舉,誠實申報仍是上策。

林志翔表示,信託形式與態樣會根據信託契約內容而有所不同,涉及稅務影響與複雜度也不盡相同,除留意個人CFC外,也應重新檢視境外信託架構是否存有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等稅務風險。

所得稅 財政部 遺產稅

延伸閱讀

影/侯新廣告「賴皮寮賴到底」RAP:唱出對賴清德的疑慮

辯論會/侯友宜、柯文哲齊攻賴皮寮 賴清德:交信託即誠意

萬一我失智、失能時,財產該怎麼處理?如何透過信託解決這些問題,讓自己老有所託?

為退休做準備!各家銀行預開型信託比一比 留意「55歲以上」門檻規定

相關新聞

父留下巨額遺產、母幫繳6百萬遺產稅...還要補繳贈與稅?專家指1舉動可免繳

李先生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當他因病過世,留下了一筆巨額遺產8700萬元。他的繼承人包括了李太太(母)和兒子。李太太心疼兒子,決定以自己的銀行存款支付全部遺產稅,共計600萬元。

2024版租屋補助條件放寬!申請要件1次看:房東不能拒絕、父母有房不影響、頂加也能送件

2024版的租屋補助較往年來講條件寬鬆很多,過去如果你有送件卻沒通過這次也可以試試看。

賣出老公寓要繳稅87萬!專家教戰:只需繳3萬的方法…土地增值稅也減免

黃先生夫妻在105年7月,購買一間500萬2樓小公寓,位於學校附近,方便小孩上學,生活機能良好。他們在這裡建立了美好的回憶,見證了孩子成長,度過了幸福時光。然而,隨著孩子長大,空間不足,他們希望換一間有電梯和停車位的房子。

中年辭職創業「勞保、國民年金」該選誰?專家計算:差很大趕緊找工會加保!

過去繳了12年的國民年金保費,會因此浪費掉嗎?

90歲母親名下土地「賣掉或贈與」要繳270萬稅! 專家:這招能免付

黃氏兄弟的父親早已離世,黃媽媽已經90歲,名下最寶貴的財產,就是民國80年購買30坪的土地,其他的資產不多,所以遺產稅並不多。於是,眾人都開始思考黃媽媽這塊土地該如何處理呢?

阿公罹癌開刀、婆婆隱瞞病情只為早日繼承遺產?律師搖頭:沒有法律依據

有一名網友PO文,說婆婆的親生爸爸(阿公)罹患攝護腺癌需要開刀,但對家人隱瞞病情,阿公跟網友(媳婦)說想開刀治療活下去,婆婆是獨生女急著要繼承財產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