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前兄弟「最帥洋將」退休轉戰財金界 竟變成大摩副總裁

iPhone鬧鐘不會響!蘋果承認出包搶修中 網氣:難怪我老是遲到

柯文哲列被告!京華城、北市科容積案涉貪 北檢分他字案調查

航空業2025可望恢復疫前水準 但兩岸航線仍充滿變數

各國國境陸續解封,交通部民航局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2019年運量的40%-60%。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各國國境陸續解封,交通部民航局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2019年運量的40%-60%。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在新冠肺炎疫情已朝穩定可控方向發展下,各國國境陸續解封,交通部民航局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2019年運量的40%-60%,在航空業穩定回溫下,樂觀情境2025年可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不過,民航局也坦言,各航線中兩岸航線存有不確定因素。

民航局空運組長謝金玫今日表示,百年大疫重創航空產業,相較疫情發生前,我國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急遽減少,在最低的2021年僅有102萬人次,為疫前(2019年)的2%不到。在政府協助紓困,業者保持元氣,國籍航空業者也自立自強維持自身能量下,自2022年10月13日檢疫措施鬆綁,並自12月10日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後,旅客人數已逐步攀升,以今年1-3月為例,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已達743萬人次,成長相當快速。

謝金玫說,各航線中以中東和歐洲恢復最快,中東從疫情前的每周13班到今年4月份增至14班,恢復達108%;歐洲從疫前每周的54班增至57班,恢復率為106%;東南亞恢復速度也相當快,疫前每周689班,現有669班,恢復率97%,主要是越竹航空和星宇航空(2646)加入東南亞市場;美洲地區疫前每周138班,現有133班,恢復率96%。

而國人喜愛旅遊的日本,在疫前為每周722班,現恢復到571班,恢復率為79%;南韓疫前每周為273班,現在恢復至175班,恢復率64%。

至於兩岸航線部分,疫情期間僅可飛航的北京、上海、廈門、成都四點,在今年初中國大陸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後,航班逐漸增加,4月又新增廣州、深圳、杭州和南京四個載客航點,兩岸航班數疫情前為每周535班,目前已回到251班,恢復率為47%,為各航線中恢復狀況最差的地區。

謝金玫說,今(2023)年保守估算,國際線旅客數約2,397萬人次,為疫前的40%,若樂觀估算,可達3,600萬人次,為疫情的60%,保守與樂觀之間的人數差別,主要是兩岸航線有不確定因素。

為因應航空業持續回溫,民航局表示,除了持續督促國籍航空公司儘速補足人力缺口、提升準點率,長期也會加速推動各處機場建設。讓民眾在疫後恢復正常生活時,也能持續提供高品質旅運服務。

民航局 疫情 航空業 航線

延伸閱讀

促高雄機場復飛熊本等 交通部:另思考恢復轉機北美

影/乘客見「用膠帶修機翼」怕到不敢搭 美廉航發聲:這在航空業很常見

黃金周首2天 近70萬人次湧港 酒店房價加幅驚人

拚觀光!日本29日起大幅放寬入境防疫規定 這兩證明均取消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葡萄酒釀2年遲不發酵…他一動作「缸破、酒灑、割傷手」 網安慰:沒啥可惜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一起來釀酒,一起來泡酒」上貼出一組照片並難過發文表示,「殘念⋯慘⋯因自己過度自信的後果,現在心裡五味雜陳」。從照片中可見,有一缸已釀好的葡萄酒灑滿浴室,感覺彷彿快要可以聞到酒香味,讓網友深感可惜!引發熱議。

保障健保點值 薛瑞元喊「尷尬」估今年就得思考漲保費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今審查「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六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討論將健保現有總額制度,變成論量記酬、目標制...

五一遊行勞團怒吼 提5大訴求

近四千名勞工在五一勞動節走上街頭,對將就職的賴政府喊話,提出薪資提升要落實、工作權利要保障、集勞關係要升級、退休權益要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