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半路強拉書包女學生嚇壞!高雄紅衣怪叔叔落網瞎扯「這理由」

鋒面掰了 水氣仍多防大雨!首颱「艾維尼」將生成、侵台機率曝

信微博發文表態「我一直支持統一啊」 稱忙錄音:抱歉來晚了

緯創歷時3年、賠33億元結束在陸iPhone組裝 林憲銘道出4字原因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吳康瑋攝影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吳康瑋攝影

緯創(3231)淡出中國大陸iPhone組裝業務的代價是什麼?答案是:花3年時間、認賠33.14億元。而今年印度iPhone組裝廠出售箭在弦上,董事長林憲銘日前對於一連串產能調動,坦言緯創的價值就是「客戶為尊」,都是配合客戶要求。

並非外界認為一口氣今年認賠55億元,根據瞭解,緯創已在2022年底之前已認列持有立訊31.75億元損失,今年約提列23.596億元損失,上半年將認列19.379億元影響數,第3季提列4.217億元,這意味立訊股票價值對緯創損益表的影響最高峰已在去年發生。

緯創7月25日宣布出清立訊股票,認列55.5億元虧損,由於立訊股價持續走跌,該筆虧損已分季度分階段提列,並非今年單一年度認列EPS1.9元損失。由於立訊股價漲跌影響業外需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損失認列損益,此次出清持股,緯創將未來跟立訊股價再無牽扯。

而算一次總帳,緯創結束中國大陸iPhone組裝業務的代價,由於立訊股價大跌,因而造成33.14億元損失,始料未及。

2020年緯創賣蘇州iPhone廠給立訊,結算獲利22.36億元獲利(人民幣5.12億元)已於2021年首季認列,但緯創又拿現金126億元買立訊股票,才導致財報受立訊股價漲跌影響,業界認為買股亦是蘋果的意見,旨在要求緯創順利移轉產能,全力協助順產。歷時兩年半緯創解禁,此次認賠出售持股雖損失55.5億元,但扣除先前賣廠獲利22.36億元,總體為「結束中國iPhone組裝事業」的代價是虧33.14億元。

緯創今年EPS虧0.81元 一切以客為尊

以今年損失23.596億元計算,EPS影響數0.81元,將分三季度認完。後續和碩是否也跟進出脫立訊持股,或可值得觀察。

緯創在產能多元前進東南亞及印度後,泰州廠及昆山廠都有關閉及人力精簡消息,林憲銘則解釋,所有產能調節動作都是應客戶要求,「客戶要哪裡交貨,要哪裡給貨,我們都要配合,我們的價值就是客戶為尊。」換言之,緯創買進及出售立訊股票,某種程度也會跟客戶有關係,而後續賣廠後資金是否被要求投資塔塔股票,也值得觀察。

緯創積極轉型高附加價值產業,刮骨療傷必然是暫時性,董事長林憲銘曾預告集團正展開致命性改變,調整體質,未來相對於營收更重視附加價值(獲利),這些改變正一波波被看見,緯創毛利率也已經連續3季度在7%以上。

緯創計畫性轉型已低調持續多年,全球產能大挪移之餘,處分非核心事業及資產動作不斷,今年初已經賣建碁及明泰持股,26日公告出售立訊持股,認列55億元損失,金額龐大到震驚市場,但回顧大手筆投資的印度廠也將出脫給塔塔集團,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所言「正在做致命性改變」一說昭然若揭。

緯創 股票

延伸閱讀

緯創還能上車嗎?見趨勢疲軟不敢買 他鼓勵:做好1準備就能上

緯創關禁閉股價照噴 AI 股還能上車嗎?網友爆:買了就是這結局

00878從年初16飆到22塊多…想獲利了結又怕繼續漲! 專家:至少這件事可以確定

台積電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另一護國群山成形 老謝:股價、市值都在轉大人

相關新聞

振奮人心的半導體技術 台積電:單晶片整合將超過1兆個電晶體

台積電亞太業務處長萬睿洋今(23)日在技論壇致詞時表示,生成式AI發展帶來第4次工業革命,透過半導體技術創新,人們見證A...

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被訂光 輝達、超微一路包到明年

AI應用百花齊放,兩大AI巨頭輝達(NVIDIA)、超微(AMD)全力衝刺高效能運算(HPC)市場,傳出包下台積電今、明...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台積電AI業績喊衝。法人看好,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順勢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

台積電首度發表2奈米強化版A16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台積電在美國當地時間24日舉辦2024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其最新的製程技術、先進封裝技術、以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

魏哲家出席北美技術論壇 台積電2026年完成矽光子整合

台積電於美國時間24日舉辦北美技術論壇,發表A16技術,預計2026年量產,屆時將邁入埃米世代。2025年完成緊湊型通用...

鴻海首部國產電動車上陣 展示完整電動車生態系

「2024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17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鴻海(2317)作為主要參展廠商,圍繞集團智慧電動車平台,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