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雅工廠大火夾雜爆炸聲 黑色濃煙飄台中市區、國道民眾心驚

中職/悍將公布完整教練團 許銘傑、林琨笙都進一軍名單

郭哲敏涉88會館案能回家過年! 獲2億交保加戴電子腳環

救缺工!企業自訓房務清潔、航空地勤人員 勞動部再祭每月1.5萬補助

為改善疫後缺工問題,勞動部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訂定「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已與交通部觀光局及民用航空局完成會商,將旅宿業房務人員、清潔人員及航空站地勤業勤務人員、清艙人員納入適用對象。本報資料照
為改善疫後缺工問題,勞動部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訂定「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已與交通部觀光局及民用航空局完成會商,將旅宿業房務人員、清潔人員及航空站地勤業勤務人員、清艙人員納入適用對象。本報資料照

為改善疫後缺工問題,勞動部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訂定「專案缺工職業訓練試辦計畫」,已與交通部觀光局及民用航空局完成會商,將旅宿業房務人員、清潔人員及航空站地勤業勤務人員、清艙人員納入適用對象。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補助企業辦理工作崗位訓練,每訓練1人每月補助1.2萬元,訓練地點位於特定地區者,提高為每人每月1.5萬元。截至2023年底已有16家企業提出申請,計僱用110人,歡迎有需求的旅宿業者及航空站地勤業者踴躍申請。

發展署表示,為因應農曆連假旅遊旺季之旅宿業及航空站地勤業缺工潮,如相關業者對房務清潔人員與航空地勤、清艙人員有職業訓練需求者,企業可以運用「先僱後訓」措施,向發展署各分署申請辦理工作崗位訓練,訓練內容依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供的課程、時數及師資條件辦理。發展署補助企業每人每月1.2萬元的訓練費補助,訓練地點位於特定地區則提高為每人每月1.5萬元,每個企業年度申請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

發展署進一步表示,「先僱後訓」模式不僅能讓業者先補足人力缺口,再透過做中學完備所需技能,最重要的是,申請程序超簡便,已提出專案職缺之廠商,如有意願辦訓,得於職前訓練網提出線上申請,申請表件會自動帶入廠商辦理求才時已填寫之資料,業者只要填寫訓練需求與職場導師規劃後,即完成申請。

歡迎有人力培訓需求的企業至「職前訓練網」-「特定缺工產業」-「先僱後訓專區-用人單位申請」線上申請,或直接向發展署各分署申請,洽詢電話:北基宜花金馬分署(02)8995-6399、桃竹苗分署(03)485-5368、中彰投分署(04)2359-2181、雲嘉南分署(06)698-5945、高屏澎東分署(07)821-0171。另外民眾如有參訓需求,可就近洽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參訓,或逕至「職前訓練網」-「特定缺工產業」-「先僱後訓專區-學員報名」查詢相關課程資訊(https://its.taiwanjobs.gov.tw/Course/EnterpriseUnitSearch),或洽詢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777-888。

地勤

延伸閱讀

新竹地區年前徵才活動本周五登場 薪資上看70K

就業市場活絡!桃竹苗餐飲零售業1人有13個工作機會

長榮航空機師擬春節前後罷工 勞動部說話了

日旅遊業缺工占比逾20%

相關新聞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常務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證實:任職到2025年2月底

經濟部近期高層人事接連異動,繼政務次長陳正祺近日請辭獲准後,經濟部今天證實,常務次長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