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擬加嚴用電大戶門檻 環團批遠遠不夠

環團及立委今共同召開記者會,並提出民間版本的用電大戶條款修正草案。圖/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及立委今共同召開記者會,並提出民間版本的用電大戶條款修正草案。圖/綠色和平提供

「用電大戶條款」2021年上路後,屢遭環團質疑成效不彰,經濟部「擬」進行修法檢討,並鎖定納管門檻、提高綠電負擔比率、裝置量改用電量等3大方向。但環團認為修改內容「遠遠不夠」,建議修正速度仍需加快並提出下修門檻的時程規畫,以及改用實際用電量來計算用電大戶應負擔的綠電義務。

綠色和平與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今共同召開記者會,不滿用電大戶條款法定2年檢討時程已延宕近1年,經濟部卻仍未公布最新調整草案,因此提出民間版本,盼擴大管制範圍、提高義務量、增加罰則等訴求。

針對民間版本的用電大戶條款修正草案,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說明,認為應提早公告擴大認定範圍,將用電大戶認定門檻從契約容量5000瓩降至800瓩,且政府機關、教育業、火力發電廠不該被排除在義務戶外,並以「企業或集團」作為義務申報主體,避免企業藉由拆廠、拆電表來規避。

高茹萍進一步指出,業者應以前一年或前幾年的總用電量作為義務基準,避免用電、排碳大戶以自建電廠或與台電簽訂契約容量規避社會責任,同時提高用電大戶再生能源義務量,將2025年以後的義務量,從用電大戶原10%,提升為至少實際用電量的20%,並依能源轉型目標,將2030年用電大戶義務量提升至實際用電量的30%、2050提升為50%;另要求企業裝置的綠電設施應在台灣廠區,並在台灣購買綠電憑證。

罰金部分,未在主管機關通知後5年內履行義務者須繳納代金者,應訂定罰則予以懲罰,金額不得低於代金;難以達成2030及2050的減排目標者,政府應善盡推動進程之責,將原主管機關通知5年義務履行時程縮短為3年。

立委洪申翰表示,今年COP28,聯合國已達共識,在2030年前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升3倍,全球每年平均能源效率提升2倍,預期國際對淨零及再生能源的要求力道會更大,要求經濟部應盡快提出用電大戶條款的檢討,及早提出下一階段的修正方向與規畫,且未來在修訂相關法規,應納入更多公民參與。

有媒體報導,針對環團抗議用電大戶條款太鬆,經濟部擬修法檢討,並鎖定3大方向,包含納管門檻,下修原契約容量5000瓩,以及提高綠電負擔比率與裝置量改用電量。

對此,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說,經濟部提出門檻將下修至2000瓩,修正速度仍需加快。若經濟部評估下修至800瓩目前不可行,也應公布未來下修門檻的時程規畫,讓未來將受到用電大戶條款納管的廠商能提前做好準備。

針對綠電負擔比率提高至20%部分,徐祥誠表示,若經濟部仍以契約容量計算,對改善目前用電大戶綠電負擔不足的情況影響有限,認為「以實際用電量」來計算用電大戶應負擔的綠電義務,才能真正反應用電大戶的排碳責任,這也是用電大戶條款設立的初衷。

綠色和平表示,希望經濟部能如實在明年春節後提出檢討結果,並提出長期規畫以展現管理用電大戶的決心。

經濟部 綠電

延伸閱讀

經部擴大輸俄貨品管制 滾珠軸承、PCB等45項入列

台灣大拚永續 聚焦低碳、綠電

經部擴大輸往兩俄貨品出口管制範圍!記憶體等45項產品禁止輸俄

侯友宜重提新北核一乾貯不安全 經濟部:乾貯卡關卻要核電加倍不可行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