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雷雨炸全台!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7縣市慎防雷擊強降雨

米可白「身染5病症」 等9年上外景節目紅眼眶吐心聲

陳建仁:配合淨零排放目標 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表示,在淨零轉型趨勢下,部會應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超前部署,培育充足人才與勞動力,並就水、電、地等持續研提精進作為,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的經濟成長動能。聯合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表示,在淨零轉型趨勢下,部會應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超前部署,培育充足人才與勞動力,並就水、電、地等持續研提精進作為,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的經濟成長動能。聯合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陳建仁今天表示,在淨零轉型趨勢下,部會應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超前部署,培育充足人才與勞動力,並就水、電、地等持續研提精進作為,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的經濟成長動能。

行政院民國110年12月7日核定「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0至113年),精進土地、供水、供電、優化人才,以及勞工等要素,協助產業發展,國發會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優化政策執行成效。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主持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陳建仁指示,世界各國均要求產業致力降低碳排,並進行綠色能源轉型,在淨零轉型趨勢下,相關部會應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超前部署,培育充足人才與勞動力,並就水、電、地等持續研提精進作為,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動能,打造溫暖幸福台灣。

陳建仁也感謝國發會、經濟部、勞動部、教育部、內政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農業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等努力,請部會持續加強政策宣導,為產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民眾了解政府施政的成果與用心。

根據國發會報告,土地部分,經濟部為提供台商回台投資及企業投資等用地需求,積極協助企業排除產業用地取得障礙,至112年10月止,推動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已新增樓地板面積(容積獎勵部分)約15.4萬平方公尺,新增投資金額新台幣491.9億元。未來將陸續完成與台糖合作的中埔、水上、新市及北高雄等新產業園區開發與招商,滿足產業用地需求。

供水部分,為提升供水能力及韌性,經濟部提出「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並透過推動利用再生水與海淡水,落實水資源彈性調度及備援。自106年迄今,累計每日增供197萬噸水源,相當於增加全台18%公共用水。

至於供電,國發會表示,經濟部積極穩定基礎建設,推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分散、強固電網;發展太陽能電、離岸風電再生能源相關產業,打造優質離岸風電港口基礎設施,布局下一階段風場開發。為達成2025能源轉型政策,則將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增加低碳天然氣、減少燃煤發電,確保供電穩定。

優化人才和勞工要素部分,國發會則說明,強化數位及淨零人才培養與優化,將攸關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應同步提升人才的質與量,讓台灣成為全球人才薈萃中心。

再生能源 國發會 碳排放 行政院 陳建仁 離岸風電

延伸閱讀

板龍、新梅龍快速道路 政院𠄘諾明年啟動可行性評估

盧秀燕盼中捷藍線年底核定 政院:經費暴增請交部協助

全國「2023馬路好行評選」 新北拿11項大獎居六都之冠

刑事局破史上最大「安非他命走私」 陳建仁:年輕人吸大麻危險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