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父預立遺囑漏列土地 弟不歸還「依法辦理」為何遭翻盤?

美方壓力?藍委突取消太平島考察 馬文君曝原因擬改至5月18日出發

京元電撤出中國聯發科逆勢接手 一出一進藏貓膩

大數字/「三師」經常性薪資 高人一等

機師示意圖。記者黃仲明/攝影
機師示意圖。記者黃仲明/攝影

社會新鮮人要入對行,才能領高薪。根據勞動部最新職類別薪資調查顯示,去(2022)年各職業中,機師經常性薪資平均高達27.9萬元、精算師有18.2萬元、醫師15.6萬元,為國內前三高薪職業。而且,隨著新冠疫情趨緩、逐漸解封,其月薪較前一年分別增加17.5%、3%、15.3%。

勞動部統計顯示,我前十大高薪職業排名變動雖不大,但因疫情及外在環境影響,對薪資排名仍產生變動。例如,2021年國內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民眾自主防疫少去醫院,影響醫師收入,但2022年醫師每月收入平均回升至少2萬元;機師2021年平均月薪已回升至23.7萬元,2022年又再爬升至27.9萬元,一口氣增加4.2萬元之多。

此外,2021年拜台股大漲之賜,證券金融交易員及經紀人(含理專)經常性薪資跳升至8.2萬元,較2020加薪幅度達17.6%,漲幅為各業之冠。連帶地,財務及投資分規畫分析人員以7.6萬元,一併擠進2021進十大高薪職業。但2022年,上述兩項職業已被自前十大讓位,改由電信工程師、地質採礦鑽探冶金工程師替位。

根據勞動部2022年7月調查,國內前十大高薪職業,以經常性薪資計,繼航空駕駛員、精算師、醫師之後,依序為船舶監管人員(含引水員)12.7萬元、職業運動員11.4萬元、律師9.5萬元、電信工程師8.4萬元、統計及精算專業人員7.6萬元、航空機械工程師7.6萬元、地質採礦鑽探冶金工程師7.2萬元。

稽查人員2022年經常性薪資逾7萬元,緊追十大高薪職業之後。至於證券金融交易員及經紀人(含理專)、財務及投資分規畫分析人員,2022年的經常性薪資滑落6.7萬元及7.1萬元,仍屬相對高薪,只是暫時被擠出十大高薪職業。

「經常性薪資」是指員工每月領到工作報酬,包括本薪及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等;「非經常薪資」則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員工酬勞、非按月發放之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年薪即為兩者全年合計。

總結來看,精算師、醫師、律師、工程師等「師字輩」皆屬「專業人員」,技術層級高;航空駕駛員、船舶監管人員、職業運動員、證券金融交易員及經紀人(含理專)等則歸類為「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再再顯示,專業性及技能愈高,薪水愈高,仍是職場硬道理。

若依職類別分,勞動部調查顯示,2022年7月每人經常性薪資以「主管及監督人員」7.5萬元最高;「專業人員」6.2萬元次之;「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4.5萬元;「事務支援人員」為3.7萬元;「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則為3.5萬元;「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則為3.1萬元。

薪資 醫師 高薪

延伸閱讀

明年基本工資升至27,470元 企業人事成本估增216億

基本工資漲…政治性操作痕跡深 先射箭再畫靶

採計民生物資CPI…基本工資調幅最大關鍵

製造業無薪假跌破萬人

相關新聞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家庭財富 最富最貧差66.9倍

暌違卅年,主計總處昨天再度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民國一一○年前百分之廿家庭的家庭財富五一三三萬元,後百分之廿的家庭財富僅...

傳轉任台新金獨董 藍委:王美花未利益迴避

傳出經濟部長王美花卸任後,將轉任台新金控獨董。王美花與準國防部長顧立雄為夫妻關係,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疑,台新銀行有和國...

營造、農業居多…失聯移工逾8.5萬人 擬修法祭重罰

失聯移工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二月,在台移工七十五萬六八三一人,失聯移工卻累計高達八萬五二二九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昨赴立院...

求問「工作快樂還是前途要緊」? 兩派網友吵翻了

「究竟該選擇快樂工作還是前途要緊?」,日前有網友上網求問自己正面臨兩難中,目前擔任科技業PM,薪水、職位、發展性都是符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