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們要求蠻高的」116升大學 台大僅一科系不參採數學

中職/不滿判決?平野惠一兩度衝場被攔下 兄弟1分差敗

汽車暴衝逆向撞區公所…廚師辦殘障補助遇死劫 妻雙腳截肢命危

NBA/兩屆灌籃王難挑戰NBA?麥克朗先後天致命缺陷

麥克朗雖然在灌籃大賽技驚四座,但想要立足NBA卻是各種難度。 美聯社
麥克朗雖然在灌籃大賽技驚四座,但想要立足NBA卻是各種難度。 美聯社

完成灌籃大賽連霸又贏得發展聯盟年度MVP的麥克朗(Mac McClung),雖然知名度和榮譽成就快速擴散累積,卻難以在NBA真正穩定立足,這背後的原因似乎也反映了當代NBA對於球員發展模式與競技要求。

首先,今日NBA賽場上,具有多元化技能兼具身材體型優勢的側翼球員日益普遍,這對於像麥克朗這樣身高僅有6呎2吋(約188公分)的後衛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這些身材高大的球員不僅能夠與他在得分上匹敵,更能在防守轉換與製造進攻機會上展現出更大的效能和威脅。

從數據上看,當今NBA能夠做出顯著影響的身高6呎1呎或以下的球員寥寥無幾,得分榜上場均超過15分的矮個子,只有楊恩(Trae Young)、范弗利特(Fred VanVleet)、葛蘭德(Darius Garland)、和洛齊爾(Terry Rozier)等4人,而在10年前,這數量是現今的兩倍,如湯瑪斯(Isaiah Thomas)、保羅(Chris Paul)、和羅瑞(Kyle Lowry)等。

進一步分析,如果將標準設為每場至少得5分,並至少參加一半的比賽,目前只有18名球員達到這個標準。這意味著,平均近兩支NBA球隊中,才擁有一名身材矮小的後衛。相比之下,十年前這樣的球員有25名。

若放寬到場均10分,差距又會進一步擴大,現今只有7人達標,但在2014年卻有多達17位。

然而,即使擁有這樣的成績也不足以保證在NBA的一席之地。許多這樣的球員轉戰至歐洲聯賽,例如詹姆斯(Mike James)最近成為了歐洲聯賽的歷史得分王;霍華德(Markus Howard)和拉金(Shane Larkin)同樣在歐洲的表現也相當出色。

在歐洲,有8名身高6呎1吋或更矮的球員名列得分榜前50名,而在NBA,只有楊恩達到這一標準。

對於像麥克朗這樣的球員而言,雖然NBA的吸引力依然強烈,但歐洲聯賽正向他們招手。麥克朗去年向媒體透露,他的目標是在NBA打球,如果需要透過海外聯賽來實現這一目標,他也願意嘗試。

麥克朗還有另一項挑戰NBA的困難點是,他在防守端的可靠性問題。當今NBA的主流是能夠守多個位置的側翼鋒衛多方位兼修的球員,這讓身材較矮的後衛在防守端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在季後賽,比賽節奏放緩,每支球隊都會尋找並利用對位上的不利情況,這時身材較矮的後衛,其防守弱點勢必會被無限放大。

在當今的NBA,想要成功不僅需要在進攻端有出色的表現,同時也需要克服防守上的缺陷。對於麥克朗而言,除非他能夠像楊恩那樣在場上展現出特殊的天賦和技術能力,否則想要在NBA立足確實是充滿了挑戰。

相關新聞

NBA/金塊先發五虎攻守強勢 逆轉湖人對戰豪取9連勝

面對金塊五虎的攻守同步和約柯奇(Nikola Jokic)、穆雷(Jamal Murray)的無限擋拆,湖人依然一籌莫展;即便上半場一度領先兩位數分差,但在金塊找回準星之後,湖人節節敗退,最終更是陷入

NBA/米契爾致勝跳投氣走公鹿 騎士勇奪開季7連勝

尋求開季7連勝的騎士,在公鹿主場遭遇苦戰,打到讀秒階段仍落後1分,但操刀最後一擊的米契爾(Donovan Mitchell)卻在差點掉球的情況下,剩0.3秒硬是轟進逆轉戰局的致勝跳投,幫助騎士以114

PLG/42歲「野獸」繼續打!勇士和林志傑球員約再續1年

6月剛滿42歲的「野獸」林志傑,確定繼續球員生涯,台北富邦勇士今日宣布與林志傑再續球員合約1年,新球季球迷們將持續看到「...

NBA/巴特勒回歸上演關鍵罰球加籃板 勇士險勝火箭聽牌

巴特勒(Jimmy Butler)的回歸就以12投7中包含12罰全中的表現拿下27分6助攻5籃板,除了關鍵罰球還搶下重要籃板,加上波傑姆斯基(Brandin Podziemski)砍進6記三分球,轟下

NBA/超重磅交易突發!傳獨行俠送走唐西奇 交易湖人戴維斯

知名記者查拉尼亞(Shams Charania驚天爆料,獨行俠和湖人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發超級重磅交易,送出當家巨星唐西奇(Luka Doncic),向湖人換來禁區神獸戴維斯(Anthony Davis

NBA/勇士籃網達成交易共識 施羅德重返西區聯手柯瑞

一直都傳出交易流言的勇士,如今終於出手!根據知名記者查拉尼亞(Shams Charania)的報導,勇士與籃網達成協議,送出梅爾頓(De'Anthony Melton)外加3個二輪選秀權,換來施羅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