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再生醫療是什麼?雙法草案初審通過 三大爭議一次看

邁向淨零第一步/拚綠色競爭力 宏英工業領跑塑膠地磚碳足跡標章

宏英工業靠著不斷突破,在產品研發及申請碳足跡上,均多次寫下第一紀錄。
宏英工業靠著不斷突破,在產品研發及申請碳足跡上,均多次寫下第一紀錄。

【撰文/陳怡如】

當氣候變遷成了整個地球最巨大的威脅之一,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不在規模,也不在價格,而是積極的減碳作為。塑膠地磚廠宏英工業深知此道,在工研院協助下,首創臺灣塑膠鋪面材之先,申請碳足跡標章,力拚未來的綠色競爭力。

塑膠地磚上,貼著一張綠色腳印標章,上頭明確揭示每平方公尺鋪裝面積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這個標章來歷不小,不僅是臺灣第一個拿到碳足跡標章的塑膠地磚產品,甚至還率先制定了臺灣塑膠鋪面材的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CFP-PCR),寫下這兩大創舉的,是成立超過半世紀的的宏英工業。

「我們是小廠,一定要做些不一樣的事,如果不跑第一的話,只能跟在大廠後面!」二代接班的宏英工業總經理魏英洲,想得透徹,唯有找出差異性,才能長保競爭力。一路走來,宏英靠著不斷突破,不管在產品研發上,還是申請碳足跡上,多次寫下第一紀錄。

1969年,魏英洲的父親在臺中以生產PVC塑膠原料起家,提供給鞋子、窗戶等塑膠製品廠。當年,PVC新料很少,大多回收廢料再加工,魏英洲打從6、7歲時,就在工廠裡摸塑膠,「每天睜開眼睛,就看到這些東西。」50年來練就一身好功夫,廢料進廠,他手一摸,就知道要添加哪些成分比例,才能符合客戶需求。

研發力驚人 端出獨家產品

上游做久了,訂單仰人鼻息,「客戶沒生意,我們就沒生意。」於是萌生推出自有產品的念頭。父親觀察做塑膠地磚的人不多,品質也不太穩定,便在1983年轉型生產塑膠地磚。

魏英洲深知,身為小廠,「我們一定不能做大眾化的產品,否則只能跟大廠拼價錢。」腦筋動得快的他,陸續在市場上率先推出許多獨家產品,還拿到不少專利。像是花了5年時間,克服塑膠熱漲冷縮的問題,推出圖案不會變形的對花壓紋塑膠地磚。

後來他又從巧拼得到靈感,推出可拼裝式的塑膠地磚,特別把鋸齒接縫藏在地磚下方,拼接後縫隙呈一直線,不僅更美觀也更好清潔,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十多年前1個月就要出10個貨櫃。

2005年,宏英推出奈米塑膠地磚,魏英洲整整研發了4年,成功在地磚上添加奈米銀塗層,可防霉、抗菌,還能進一步添加負離子,活化人體細胞,「我常常天馬行空地想,塑膠地磚還能有什麼突破。」直到現在,奈米塑膠地磚仍是宏英的獨家代表產品,一年生產面積高達3、40萬坪,「如果你在網路電商搜尋奈米塑膠地磚,99%都是我們這裡出貨的。」

制定規則 寫下碳足跡紀錄

兩年前,他聽聞工研院的碳足跡計算服務,心想這又是另一個突破機會,於是主動和工研院聯繫,從自家招牌的奈米塑膠地磚開始計算。沒想到,過去從來沒有塑膠地板材業者算過,因而沒有該產品類別的計算規則(PCR),如果想要計算,就要從制定PCR開始做起。

首先業者得先提出申請,經環保署工作小組審查,確認是否需要訂定;接著研擬PCR草案,邀請相關利害團體、同業及專家學者召開研商會議,參照各方意見修改,最後再經由環保署審查通過,才算大功告成。聽起來工程浩大,但魏英洲卻說,「我一聽到沒有人算,眼睛就亮了,你跑第一,不是更好嗎?」

魏英洲表示,「還好有找工研院,在工研院團隊的指導下才知制定規格及計算碳足跡是件非常繁複且專業的事情,也才知道碳的產生非只有工廠製造,和生活周遭是多麼息息相關。」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碳管理技術總監黃文輝帶領團隊,協助宏英工業制訂規則,整整花了一年多時間,總算讓規則通過。一旦寫下標準,未來全臺灣的塑膠鋪面材全都要按照這套方式,魏英洲說:「以後大家都知道這是宏英建的標準,就連大廠也要照辦!」

這次宏英選用厚度3.0mm的奈米塑膠地磚計算碳足跡,結果發現每1平方公尺的鋪裝面積,會產生5.5公斤的二氧化碳,率先拿下臺灣第一張塑膠地板碳足跡標章。由於這個規格會外銷美國加州,主要用於公共工程或商用空間,未來也能當作一大銷售賣點。

計算過程也發現回收再利用是多麼重要減碳的動作,其不但減少空氣污染更能減少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所以剩最大的碳足跡熱點來自工廠用電。魏英洲透露,宏英1個月的用電量大概就會產生20噸的二氧化碳,因此未來減碳會朝向節電邁進,預計從最耗電的冷凍機設備下手,也考慮裝設太陽能板。

一直都使用PVC廢料的宏英,在2018年也建立更完整的回收系統。過去建材業者要處理塑膠地磚廢材,得花一筆費用給回收業者,但如果業者主動回收宏英生產的地磚廢料,宏英不僅不收錢,還額外再給他一筆費用。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鼓勵業者多買宏英的地磚,節省後續處理廢料的麻煩;另一方面也提高宏英的回收量,達到更大減碳效益,一舉兩得。目前宏英工廠一年需要上千噸廢料,但從地磚回收而來的量只有2、30噸,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當淨零排放已成當務之急,企業減碳不僅是對環境永續的承諾,更是未來生存的重要指標。宏英這張碳足跡標籤,為工廠寫下第一殊榮,也完美實踐了企業的綠色競爭力。

延伸閱讀

善心人士分10年捐約6000萬給中原工業系 暖心原因曝

民眾黨批「班班吃鳳梨」高市議長:學生吃在地鳳梨有何不好

違反禁令對華為出口硬碟 希捷科技挨罰3億美元

昨創新高今跌停 工業富聯傳丟單A股巨震

相關新聞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淨零策略顧問 打造產業永續未來

「客戶要求提出碳足跡報告,怎麼取得認證?」「產品碳排高,怎麼改善?」「減碳需投資設備,錢哪裡來?」為協助企業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解答企業應對淨零林林總總的疑問,工研院提供企業從規劃、方案、商機到認證的完整策略顧問服務,為產業擘畫淨零時代的競爭力。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永續環境 打破線性經濟創高值

全球高喊淨零碳排,須從根本改變產品的生產和使用方式,減少原生物料的開採,盡可能放大再利用材料價值,打破線性經濟的概念,發展循環經濟,讓垃圾變黃金。工研院研發多項循環再利用的技術,不僅減少碳排放,甚至還能發展出高值化產品,協助產業永續轉型。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低碳製造 助力產業淨零達標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的關注日益增強,創新的低碳製造技術不僅能夠協助產業減少碳排放量,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更能提升生產效率,有效利用資源,進而節省能源成本。工研院深入了解產業需求和挑戰,開發出多項低碳製造解決方案,為實現綠色、低碳的未來努力。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需求使用 集眾人之力邁向淨零

氣候變遷已是本世紀最棘手的難題之一,減碳成為全球運動。但只靠源頭減碳還是不夠,使用端也要同時做出改變,集眾人之力一起減碳,才能加速實現淨零目標。工研院從需求面著手,打造許多節能技術,期望讓需求端與供給端二者達到平衡。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能源供給 氫應用技術更上層樓

為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盡早達成淨零目標,潔淨能源「氫」被各國視為重要的解決方案。工研院已著手研發多項與氫應用技術,降低依賴高碳排能源,提升使用安全性,解決電力供需問題,實現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目標,藉此創造新的產業價值與機會,促進永續發展。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氫能創新平台 打造氫應用產業鏈

後化石燃料時代,氫應用被視為搭配再生能源,邁向淨零的重要角色。全球許多國家積極發展氫應用,在新能源時代不落人後;工研院連結產官研與國際夥伴制定「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從發電、工業、載具三大應用著手,協助產業減碳,並厚植技術競爭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