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任教育部政次 台大教授葉丙成晚間首發聲:打造更好的教育

超過6千場軍方會議被看光?德軍認視訊會議軟體有漏洞:24小時內修復

中油加盟站爆員工盜刷載具!被抓包會計竟替他求情:想考國營事業、別追究

海生館鮮為人知的「世界之最」 刊登國際科學期刊量已破千

屏東海生館一群研究員默默投入珊瑚研究復育,同時結合海洋生物醫學,有傲人的人工復育珊瑚技術和「珊瑚農場」、產學技術轉移成果。圖/海生館提供
屏東海生館一群研究員默默投入珊瑚研究復育,同時結合海洋生物醫學,有傲人的人工復育珊瑚技術和「珊瑚農場」、產學技術轉移成果。圖/海生館提供

今年邁入第23年的屏東海生館,是國內最大水族展示區,在20多名博、碩士研究員默默努力下,已在海洋生物研究領域刊登1169篇在科學引文索引(SCI)的學術期刊,館長陳啟祥驕傲說,發表數量為世界博物館之冠。

直屬教育部的屏東海生館,位處南台灣屏東縣車城後灣村鄉濱海地,BOT廠商引領民眾進入療癒的海洋世界,還導人夜宿、開放飼育區後場導覽等創舉,在大家熟知的水族展區外,負肩海洋生物研究和海洋教育推廣的館方,

當地海域是黑潮迴流要衝地,海洋生物和珊瑚礁生態豐富,一群研究員默默投入珊瑚研究復育,同時結合海洋生物醫學,有傲人的人工復育珊瑚技術和「珊瑚農場」、產學技術轉移成果,並設保育類水生生物收容照護場所,處理傷病海龜的醫療、收容與野放等保育工作,有全國最完整的魚類標本典藏室。

海生館長陳啟祥說,台灣為海島國家,擁有豐富海洋研究資源,海生館在國際發表學術研究主題的數量為世界博物館之冠,也致力推動國人「親海」,「愛海」,進而「知海」,融入生活外,提供良好的體驗場域更是公家單位的使命,海洋教育中心為民眾一次揭開後場所有秘境地,配合政府所推動的「向海致敬」,全面健全海洋環境教育事務,也確保海洋永續發展。

館方說,2011年整合各研究單位,以海生館濕地公園、水族實驗中心、標本典藏中心等資源與科學教育組導覽人力成立的海洋教育中心,是環保署認證通過的環境教育場域,2016年獲得第4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構組特優獎,3年多前疫情爆發後,中心每年仍穩定維持3000人次以上的參訪量,疫後預約更熱絡。

館方說,中心將最前衛的研究內容對外展示,開放團體預約參訪,隨團搭配環境教育師資解說,打造「小而巧、小而精」路線;該館有南台灣最大的海龜收容中心,可近距離的觀察海龜,間接感受世界海域的狀況;珊瑚繁養殖場所,讓參觀者體驗研究員如何藉由珊瑚提取物進行藥物開發;標本典藏室累積創館至今的研究標本,讓民眾學習與反思台灣海洋跟隨著時間腳步的變化。

屏東海生館有南台灣最大的傷病海龜收容中心,海生館成為環境教育場域後,安排可近距離的觀察海龜,感受世界海域的狀況。圖/海生館提供
屏東海生館有南台灣最大的傷病海龜收容中心,海生館成為環境教育場域後,安排可近距離的觀察海龜,感受世界海域的狀況。圖/海生館提供

屏東 屏東縣 海龜 珊瑚

延伸閱讀

世界海龜日 海保救援網成功野放4隻海龜回大海

影/將動物屍體做成「老鼠鉛筆盒」被罵翻 男子:只是想讓女友開心

驚見海面「佛」字漂浮!竟是海龜遭噴紅漆亂放生 上萬網友罵爆

螃蟹騎上小海龜玩夾娃娃機「整碗端走」!超歡樂畫面藏殘酷真相網喊:GG了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