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生熟食混用」釀禍!11人上吐下瀉就醫 漢來海港巨蛋店停業2天

劉柏立被拔除 媒體大亨竟可決定NCC主委?後續誰來接

從「爆買」到「爆入學」!日小學外籍學童爆增 東京這區成新中國城

AI可能讓你誤食毒菇 專家:個人專業知識難以取代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Flickr/Evgeny CC BY 2.0)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Flickr/Evgeny CC BY 2.0)

【文‧黃嬿】

沒有手機的時代,人們獲得知識來源不是來自書本就是專家,但是近年來,人們仰賴網路,現在是人工智慧,這種習慣可能會致命。美國非營利組織警告,愛好自然的人對野生菇類興趣增加,經常透過 AI 應用程式識別可食用蕈菇,但使用 AI 識別蘑菇是一項高風險活動,運氣不好可能會致命。

北美有超過 5 千種肉質蕈菇,但其中大多數仍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現在已知 75 種蘑菇是致命或有毒,而 36 種疑似有毒。此外,已知有 40 種生吃有毒,但煮熟後食用是安全的。

現在大約有十幾個蕈菇識別應用程式,其中最強大的應用程式依靠 AI 來識別特定物種。2022 年,一名美國俄亥俄州男子在吃了致命的蕈菇後需要緊急治療,因為一款應用程式認為這些蘑菇是可以食用的,他坦言如果沒有手機,就不會發生這件事。

已經有一些關於蕈菇辨識應用程式準確性的研究,但結果並不令人放心。在野生蕈菇中毒事件增加的推動下,澳洲研究人員在 2022 年研究分析其中三個 AI 應用程式,發現這些工具最多只能在大約 50% 的時間內正確識別野生蕈菇,且可能將有毒蕈菇誤認為是可食用蕈菇。

這幾年 AI 生成的書籍在網路書店上氾濫,包括 AI 生成的蕈菇採集書籍,其中許多包含不正確且可能致命的資訊。2023 8 月,紐約真菌學會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警告,請識別並購買知名作者的書籍,不要選擇 AI 生成的書,否則結果可能是生與死的差別。

美國非營利組織 Public Citizen 專家表示,AI 驅動的應用程式可以成為了解植物和動物的強大工具,但這些答案遠遠不夠準確,經驗豐富的當地採摘者知道,在野生蘑菇出現的地點和時間尋找、觀察、聞聞、觸摸,有時甚至品嚐野生蘑菇,是任何其他方法都無法替代的。

多年來,各種網路資源,包括專門的社交媒體,在教育採集者有關蕈菇和避免誤食方面非常有幫助。但隨著 AI 的蓬勃發展,現在人們在識別蕈菇的過程中只諮詢 AI,就像他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仰賴 AI 一樣。不幸的是,AI 工具目前還遠不可靠。

專家舉例,對於物種識別 AI 工具而言,放在廚房櫃檯上腐爛的水果,AI 也會辨識為可食用的,腐爛水果可能有毒,因此仍需要人類的判斷。蘑菇只是一個例子,說明過度依賴 AI 技術來獲取真實資訊會如何造成傷害。

報告表示,這些應用程式的行銷方式,用戶可能會認為識別蘑菇並不難,但是無論行銷 AI 技術的企業可能承諾什麼,個人專業知識的自動化目前還不可能,而且實際上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如何調整時差?專家教簡單一方法減少跨時區所帶來的不適症狀

10元月配息ETF又來一檔! 專家用披薩解釋「便宜」迷思:6塊跟60塊都是一樣的

00940淨值破發「真的算好事一樁」! 專家:經歷市場震撼教育是比配息更好的收穫

衛福部首開寶林案專家會議!6毒物權威列席 認定米酵菌酸可能性高

相關新聞

營養價值高又好照顧 蟒蛇會是超級食物嗎?

蟒蛇生長速度快,富含蛋白質,其實是不錯的肉類來源。最近美國麥覺理大學團隊研究發現,與雞和牛隻相比,蟒蛇的飼料轉化率相當高,是高效、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食物來源。不過前提是要可以接受食蛇。

物價壓力釀生存危機 韓國年輕人開始學習節儉

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他們也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抗藥性細菌進入國際太空站 突變為完全不同的菌株

國際太空站除了是太空人進行微重力環境研究的實驗室,也潛伏著一群繁衍生息的突變細菌,當科學家分析國際太空站一些細菌菌株,發現它們已突變成不同形式,基因、功能都與地球菌株不同,這種細菌可能對藥物的抵抗力更強,還能在微重力環境下大量存在。

數位閱讀不如紙本 研究找到神經科學證據

教科書和紙本閱讀被螢幕取代,然而紙本閱讀的好處過去有很多研究證實,最新以色列研究再度發現,與螢幕閱讀相比,紙本閱讀時大腦與注意力和認知參與相關部分更活躍,代表紙本可能更有利兒童集中注意力。

當下憤怒難平?日本研究:寫下來扔掉就好

生氣是人之常情,脾氣再好的人也免不了偶發的怒氣沖天,但要在瞬間消化情緒,不需要怒罵或大力拍桌嚇壞眾人,也不需把苦往肚裡吞,日本科學家發現控制情緒的方式,就是在生氣的當下,把負面情緒寫在一張紙上,然後將紙撕碎或丟棄,就可以感到海闊天空。

為何我們花這麼多錢? 研究:支付方式增加太多

儘管通膨高、利率高,經濟學家一再評論這種熱情無法持續,但支出仍在飆升,去年美國消費者支出達創紀錄 19 兆美元,除了可能錢真的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可能原因是現在多元支付種類太多,人們失去控制花錢的能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