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不生孩子 美專家稱15年後經濟嘗苦果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黃嬿】

千禧世代孩子數量沒有前幾代那麼多,人們不生孩子連伊隆‧馬斯克都認為這是人類大事。世界最聰明的人為何如此擔憂生育率,經濟學家表示,千禧世代少生孩子的影響可能比老化嬰兒潮世代的影響更嚴重,最可怕的後果可能 10~15 年後出現,即使 AI 技術飛快進步,嬰兒潮蕭條仍籠罩世界經濟的未來。

自工業革命以來大約 250 年間,世界人口和財富一起爆炸性成長,然本世紀末前,地球人口數量可能出現黑死病後首次下滑,根本原因不是死亡人數大增,而是出生人數下降。

2000 年世界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 2.7 個孩子,遠高於人口穩定的「更替率」2.1,現在是 2.3,且還在下降,GDP 最高 15 國生育率都低於更替率,包括美國和許多富裕國家,也包括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都不富裕,但人口合計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不生孩子的千禧世代頂客族將本來花在育兒的錢拿去揮霍商品與服務,但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支出不足以抵消人口減少拖累經濟程度,因嬰兒數量減少速度太快了。

▲ 聯合國預估世界人口 2086 年後下降。(Source:Macrotrends)
▲ 聯合國預估世界人口 2086 年後下降。(Source:Macrotrends)

以美國為例,2022 年每千人出生數僅 11.1 人,比 1960 年紀錄下降 53%,自疫情後出生率下降趨勢特別嚴峻,2023 年出生率並沒有像專家預期回升。

以日本為例,1990 年代出生率與美國現在出生率相似,約十年後,經濟出現最低迷增長,勞動力減少,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幾年負增長。專家估計,美國出生率下降可能每年拖累 GDP 1%~2%,幾十年後相當於美國成長率削減三分之一,消除 AI 生產力成長估計,最壞情況,GDP 成長可能會驟降 3%~4%

▲ 日本出生率 1970 年代後大幅下降。(Source:Macrotrends)
▲ 日本出生率 1970 年代後大幅下降。(Source:Macrotrends)

最明顯問題就是經濟勞工數減少,人們會發現許多工作都找不到人。此外,全世界經濟都將面臨退休金衝擊,專家估計嬰兒潮世代將在 2029 年使美國經濟形成「高峰負擔」,屆時所有嬰兒潮世代都年滿 65 歲。

更悲觀的是,一旦已開發經濟體出生率下降,通常會一路下降。專家提到挽救出生率的政府支持政策,包括現金津貼等,至少有機會防止出生率再下降,但美國現在沒有支持育兒的計劃。此外,增加住房也有幫助,或可降低天價住房成本,但可能需幾十年才能達成足夠供應。最大問題仍是年輕世代育兒文化轉變,對他們而言,生養孩子再也不是人生課題,這種觀念很難扭轉。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不是豪宅!專家揭數據:淡海恐成囤房稅最大衝擊區

美國航空航班飛到一半「擋風玻璃突破裂」 緊急迫降波士頓機場

台達電(2308)Q4財報出爐營收不理想成果卻令人興奮! 專家:我以為是在做夢

00940上市前必知的「五大焦點」! 專家:月初加薪真給力

相關新聞

新階級鬥爭正在成形 研究:千禧世代貧富差距擴大

疫情後千禧世代因為資產增值,家庭財富暴增,擺脫十年內兩次經濟衰退的影響,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千禧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是任何一代人中最大的,新一波的階級緊張和怨恨正在成形,由於差距過大,因此談論千禧一代的平均財富並沒有特別意義。

為何機器人跑不贏動物 研究:硬體強但整合遠不如生物

人工智慧系統、新型合成材料和 3D 列印尖端技術,製造出能測量體育場的機器狗、受長腿爸爸啟發的探索機器人等各種機器動物分身。但儘管投資龐大資源,機器人仍跑不過動物,科學家解釋,因機器人各功能整合能力遠不如動物。

營養價值高又好照顧 蟒蛇會是超級食物嗎?

蟒蛇生長速度快,富含蛋白質,其實是不錯的肉類來源。最近美國麥覺理大學團隊研究發現,與雞和牛隻相比,蟒蛇的飼料轉化率相當高,是高效、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食物來源。不過前提是要可以接受食蛇。

物價壓力釀生存危機 韓國年輕人開始學習節儉

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他們也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抗藥性細菌進入國際太空站 突變為完全不同的菌株

國際太空站除了是太空人進行微重力環境研究的實驗室,也潛伏著一群繁衍生息的突變細菌,當科學家分析國際太空站一些細菌菌株,發現它們已突變成不同形式,基因、功能都與地球菌株不同,這種細菌可能對藥物的抵抗力更強,還能在微重力環境下大量存在。

數位閱讀不如紙本 研究找到神經科學證據

教科書和紙本閱讀被螢幕取代,然而紙本閱讀的好處過去有很多研究證實,最新以色列研究再度發現,與螢幕閱讀相比,紙本閱讀時大腦與注意力和認知參與相關部分更活躍,代表紙本可能更有利兒童集中注意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