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伊朗頭巾禁令再起,女性頻遭打壓卻不曾放棄希望

咖啡豆又苦又貴 下一步就是滅絕

(首圖來源:Flickr/Rob Taylor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Rob Taylor CC BY 2.0)

【文‧黃嬿】

氣候變遷正在讓人類的精神食糧滅絕。隨著氣候愈來愈炎熱、降雨模式極端,威脅世界各地咖啡的種植地,一開始比較廉價的羅布斯塔咖啡豆將取代阿拉比卡豆,接下來科學家警告,連羅布斯塔豆都很難生長,2080 年大家熟悉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就會完全消失。

咖啡是價值約 2 千億美元的產業,主要是阿拉比卡咖啡品種及即溶咖啡用羅布斯塔咖啡。2022 年阿拉比卡咖啡等熱帶經濟作物研究發現,由於氣溫升高,豆類最容易受氣候變遷影響,全球適合生產地區縮小中,有必要以更耐受的羅布斯塔咖啡取代阿拉比卡咖啡。

羅布斯塔咖啡對高溫和某些疾病和害蟲耐受性更強,但不是應付氣候變遷的靈丹妙藥。越南是羅布斯塔咖啡豆主要生產國,近年長期乾旱和缺乏灌溉水嚴重影響中部高地羅布斯塔咖啡農場的生產力。

《彭博》報導,由於投入成本愈來愈高,這幾年許多越南農民不再種咖啡豆,有些人砍掉咖啡樹,改種黑胡椒和榴蓮,由於供應減少,今年羅布斯塔咖啡豆價格上漲到 2008 年後最高,面對聖嬰發威,將來產量持續不足。

目前全球每年生產近 8 千萬袋羅布斯塔咖啡。世界咖啡研究中心 10 月研究指出,不斷增長消費趨勢及氣候變遷影響生產,到 2040 年世界可能面臨高達 3,500 萬袋羅布斯塔咖啡短缺。

每年花費 7 億美元購買越南約四分之一咖啡產量的雀巢也警告,如果不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現在起的 30 年後,今天所知 50% 咖啡土地將不再適合種咖啡樹。

新創研發實驗室咖啡

多數消費者甚至許多咖啡產業代表,都只知道兩到三種咖啡品種,其實咖啡樹品種有 124 種,這 124 種已知咖啡品種中,有六成可能滅絕,是植物類群紀錄最高比例,阿拉比卡咖啡到 2080 年面臨滅絕威脅

滅絕的未來激發科技創新,新創公司研發實驗室咖啡。如法國生物技術公司 Amaterra 利用分子生物學從植物細胞培養物中創造出適應氣候變遷的作物,並以比傳統咖啡快四到五倍的速度開發多年生咖啡品種,芬蘭 VTT 研究中心在《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發表科學論文完全揭露生產實驗室咖啡的確切過程,希望加速細胞培養咖啡的生產和商業化,預估 2025 年即可獲得歐洲和美國監管部門批准。

荷蘭、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也有新創公司在研發類似植物肉的無豆替代品。但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加拿大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加拿大人不會喝實驗室種植咖啡。然而氣候威脅是事實,現在實驗室生產食品量愈來愈多,包括巧克力、棕櫚油動物皮草 皮革水果。將來一般人可能不得不接受實驗室食品,真正從土裡長出來的食物只有富豪吃得起。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限時3天!7-ELEVEN元旦滿額現折110元 咖啡單杯27元起

大人系咖啡再+1 美廉社推「威士忌拿鐵」限量1萬組限時開賣

顧人怨同事請他每天「代買咖啡」 過來人建議:對付厚臉皮直說NO

土三立委搶青年票 清晨發耶誕咖啡、周末親子列車比拚

相關新聞

塑膠添加細菌孢子 研究:「活塑膠」五個月內自我毀滅

最近研究發現,回收箱中的塑膠大部分都沒有被回收再利用,而是飄流世界各地,成為別的國家或是海洋的垃圾。包括聚氨酯 (PU) 這種製造手機殼到運動鞋的各種產品,也很少被回收。人類已經很難擺脫塑膠,最近科學家想出一個類似科幻小說的解決方案,在塑膠製造過程中加入細菌孢子,可以生產出自我毀滅的塑膠。

新階級鬥爭正在成形 研究:千禧世代貧富差距擴大

疫情後千禧世代因為資產增值,家庭財富暴增,擺脫十年內兩次經濟衰退的影響,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千禧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是任何一代人中最大的,新一波的階級緊張和怨恨正在成形,由於差距過大,因此談論千禧一代的平均財富並沒有特別意義。

為何機器人跑不贏動物 研究:硬體強但整合遠不如生物

人工智慧系統、新型合成材料和 3D 列印尖端技術,製造出能測量體育場的機器狗、受長腿爸爸啟發的探索機器人等各種機器動物分身。但儘管投資龐大資源,機器人仍跑不過動物,科學家解釋,因機器人各功能整合能力遠不如動物。

營養價值高又好照顧 蟒蛇會是超級食物嗎?

蟒蛇生長速度快,富含蛋白質,其實是不錯的肉類來源。最近美國麥覺理大學團隊研究發現,與雞和牛隻相比,蟒蛇的飼料轉化率相當高,是高效、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食物來源。不過前提是要可以接受食蛇。

物價壓力釀生存危機 韓國年輕人開始學習節儉

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他們也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抗藥性細菌進入國際太空站 突變為完全不同的菌株

國際太空站除了是太空人進行微重力環境研究的實驗室,也潛伏著一群繁衍生息的突變細菌,當科學家分析國際太空站一些細菌菌株,發現它們已突變成不同形式,基因、功能都與地球菌株不同,這種細菌可能對藥物的抵抗力更強,還能在微重力環境下大量存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